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3版
发布日期:2024年11月0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别具一格拟人街
●陈 骅
文章字数:717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前,朔县南关的街道布局与东关、西关、北关的街道布局大不相同,它具有特殊的风格。
  南关的街道呈人体平躺形态。亦可称作拟人街。拟人街的整体布局是这样的:
  在南城瓮城南墙下端,修建有一座吉星庙。吉星庙向南近100米处,建有一座老爷阁。老爷阁上供奉着手持青龙偃月刀的武圣关老爷。庙阁的底层是四向通道的门洞,方便车马人行。门洞的南北走向是南关的正当街,东西走向是通往东小巷和西小巷的两条巷道。正当街的两侧有民居、商铺、车马大店。
  在老爷阁南将近500米处,立有一座跨街东西走向的贞洁牌坊;牌坊向南100多米处,建有一座黑虎老爷庙;黑虎老爷庙两侧是东大路和西大路,两条路直通恢河流域的北岸(南河湾)。
  街道以此布局设置,意为吉星庙为街头;关老爷阁为街胸;东小巷、西小巷为两条舒张的街臂;横贯南北的正当街为街躯;贞洁牌坊为街肚脐眼;东大路、西大路则为街躯的两条长腿;黑虎老爷庙则不言而喻了。
  吉星庙吉星高照,祥和生瑞,普化众生;关老爷庙阁关圣爷见义勇为,行善降福,惠及大家;贞洁牌坊意味深长,教化仁义,守洁尽孝;黑虎老爷庙黑虎爷镇压邪恶,惩治霸凌,驱鬼扬善。所以,街以人驱,庙以示范,意义深远,当以与众不同示之。
  随着社会的发展,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吉星庙、关老爷阁、贞洁牌坊、黑虎老爷庙相继被拆除。南关街道的人体形象布局也被随之改观。
  1980年以前,老城进出南关均由瓮城东门行走。进老城由东门进入,右拐转入正南门(承恩门),进入南大街。老城改造后,将瓮城南部打开,设南门,与正南门直通,并在瓮城南门上方修建了宏伟高大的南城门楼,而瓮城原来的东门重新修建后不用。
  从此,南关村的当关大街进南门直达北大街,一条直线通道形成了新的城市街道格局,为老城交通行走提供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