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版
发布日期:2024年11月0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培育“新农人” 走好“兴农路”
——朔城区聚才育才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纪实
文章字数:2207
  丁海云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近年来,朔城区立足传统农业大区优势,以聚才育才为切入点,广泛实施“新农人”培育计划,引导“新农人”向乡村集聚,鼓励“新农人”利用新技术干好“新农活”,服务带动产业发展,带领群众增收致富。返乡创业青年李晋东、到村工作大学生乔慧、育苗专家马现秋、稻蟹种养能手石云宝……在乡村振兴的路上,涌现出一批对“三农”事业充满情怀、富有理想、敢于创新的“新农人”,他们是创新创业的开拓者,是振兴乡村产业的领头雁,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攻坚力量,为朔城区写好乡村振兴“后半篇文章”奠定了坚实基础。
  “90后”青年:返乡创业干劲足 广阔天地展作为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吉庄村人,能够回到家乡、服务家乡、建设家乡,带领父老乡亲们一起增收致富,我感到很荣幸,也很踏实。”90后“新农人”李晋东笑盈盈地说道。在他身后,是经过三年管理运营的300亩设施彩椒种植基地,新鲜的彩椒簇拥在枝干,村民们正忙着采收,装运。
  李晋东2021年选择回乡创业,充分利用当地适宜发展设施彩椒的优势条件,通过精细的管理和运营,采取了“支部+合作社+基地”的创新模式,优化了联农带农惠农机制。在他的努力下,项目在投产的第一年便取得了显著成效:40座大棚年彩椒总产量高达90万斤,以当时市场平均每斤2元的价格计算,实现了180万元的总产值。
  “之前靠单纯的种玉米,收入只有1000元至2000元左右,自从年轻人回乡创业后,带领我们开始种植彩椒、线椒、朝天椒,每亩收入达到了8000元至10000元,不用外出打工,在家门口就能增收致富。”村民李晓鹏说。
  近年来,朔城区把引育“带头人”“领头雁”作为破解农村人才瓶颈、发展壮大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出台了《关于支持返乡青年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政策,推动资源、要素、项目向“三农”倾斜,激励当地青年建设家乡回馈家乡。
  如今,越来越多像李晋东这样的年轻人选择回乡创业,为乡村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发展机遇。他们中有的投身电商产业,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有的探索鱼菜共生等新型种养模式,实现生态循环农业;有的致力于农业机械化加工,提高生产效率;还有的成为农技员、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农业生产托管的农机手以及专注于农业“芯片”的育种专家……这些创业者不仅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还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增强了乡村全面振兴的内生动力。
  到村工作大学生:扎根基层践初心 奉献青春促振兴
  在沙塄河乡一半村的香瓜大棚里,几名年轻人正在忙碌地进进出出,他们把成熟的香瓜采摘、挑选、装箱,忙得不亦乐乎。他们是在沙塄河乡的到村工作大学生。
  一半村曾是朔城区知名的香瓜村,香瓜清脆香甜,是群众争相购买的“抢手货”。近年来,随着市场的发展,香瓜的产销却大不如前,成了村民心头的发展难题。为破解这一困局,2022年,16名到村工作的大学生通过查阅村史资料,决定用自己所学的文化知识、用自己的青春热血挑起这个重振一半村“香瓜村”光彩的担子,打通产业发展堵点,发挥香瓜特色产业优势。在到村工作大学生乔慧的带领下,他们集资8万元建立了香瓜实践基地。他们铆足干劲,虚心请教、扎根田地、亲自实践,认真完成种苗移植定栽、施肥、授粉、打掐、绑架、控温、浇水、病虫害防治等每一环节,香瓜喜获丰收,并借助新媒体电商平台成功销售。
  “这一年的田间课程学到了很多,下一步,我们计划扩大种植规模,与种植户商议成立合作社,尽快形成规模效应,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挣钱,通过种植香瓜增收致富。”乔慧说。
  一半村的香瓜种植实践是朔城区创新性培养到村工作大学生的一个缩影。朔城区高度重视对到村工作大学生的培养,乡村振兴“万人计划”实施以来,通过“三级帮带”工作法,“乡遇青春 护苗启航”计划,全方位、多层面创新举措,引导到村工作大学生走进田间地头,在推进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中“有为更有位”,越来越多的“新农人”到农村扎根创业,给乡村发展带来了生机活力。
  “60后”新农人:潜心育苗三十载 藏粮于技促增收小暑节气,朔城区北旺庄街道办事处油坊头村冬小麦试验田一派丰收的繁忙景象。“实收36袋,每袋93斤,平均亩产1180斤。”马现秋高兴地细说着自家产量。经过综合测产,冬小麦产量远远高出预期,这让在场的所有农技人员喜不自胜。
  马现秋是一名“60”后,河北马家庄村人,来朔定居已有30余年。在朔城区农技服务中心的指导和支持下,自2014年以来,老马凭借多年的育苗经验和对育苗工作的热爱,综合分析朔城区的气候,开始潜心培育冬小麦育种工作,经过10年来反复地试验,老马亲自培育的2个冬小麦品种终于试验成功。同时,开展冬小麦+夏玉米、以及冬小麦+甜糯玉米的试验示范,实现冬小麦和玉米两种作物的一年两熟,为农业丰收“锦上添花”。
  马现秋说:“今年是糯玉米+冬小麦试种的第一年,利用冬季土地的空闲时间,10月份已播冬小麦,到明年6月份收割以后,复种一茬糯玉米,这样增加了亩产,提高了经济效益。”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朔城区冬小麦育种成功,开启了粮食生产新模式,培育了特色产业的新业态。此外,朔城区在盐碱地水稻、设施彩椒、脱毒马铃薯、圣女果、冷凉有机蔬菜等特色产业领域均攻克了技术难题,实现了自主育苗,通过自主育苗,降低了投资成本,同时兴起了育苗订单农业,实现了兴村富民、增收致富的目标。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朔城区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全方位引进、培育农业领域致富带头人,积极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一批懂技术、爱农业、善经营的实干人才引了进来,留了下来,在沃野田畴间奋力书写乡村振兴的“人才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