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版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0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拾级而上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文章字数:2162
  小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好奇心旺盛、想象力丰富且记忆力佳的重要时期。在课堂教学中,转变刻板化授课模式,减少对小学生的思维限制,对促进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与品质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做?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享几点经验。
  初读文本、启发思维:让思维有“根”
  我国的汉字是象形文字,儿童的思维以形象、直观为主,教师要加强学生对汉字字形直观的感受与了解。初读文本,教师要在识字教学中注意启发小学生思维,从而打好根基。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乌鸦喝水》这一课文时,教师围绕生字“喝”提问:“喝”这个字的偏旁及其指代的意义是什么?而后,在多媒体上展示乌鸦喝水的高清图,通过可视化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实现思维和联想能力的启发。字词的学习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基本功,通过字形结合的趣味识字法可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在授课时,语文教师应有意识地通过有趣的识字活动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对汉字的思考兴趣。
  再读课文、打磨思维:让思维有“韵”
  小学生的思维不成熟,决定了其无法迅速把握文章主旨。故此,教师要在识字基础上,要求其反复阅读文本,尽可能通晓文意。同时,要结合学生已有知识架构、学习自主性,有步骤地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初步形成思维上的“韵”。初读课文后,语文教师不能立刻带领学生进行文本剖析或者文本解读,而要了解学生读文后的感受,再由此提出开放性问题:“大家从课文中了解到什么?”来引导学生发言。一般情况下,学生会回答个人印象深刻的内容,或者概括说明个人的理解,即便这些理解是错误的,但只要学生发言,教师就能大致把握其文本感知水平,进而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式,增强师生或生生互动,鼓励学生展开想象,重塑生成性课堂,促进课堂教学提质增效。
  要加强学生逻辑思维的启发,必须先让其通晓文意。教师可从字词、关键语句、重要段落、文本语境等出发进行提问。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将相和》这一课文时,可提问学生:“无价之宝的含义是什么?为何将和氏璧定义为无价之宝?”基于“无价之宝”这一特定词语进行提问,有助于引导学生反复揣摩并领悟和氏璧所具备的独特价值。又如,教师可提出问题:“赵国想尽办法保护和氏璧,说明赵国能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要求学生回归课文,认真阅读相关段落,概括总结关键原因,着力增强概括思维能力。这种思维能力的锻炼,有助于学生理顺复杂故事情节,充分理解不同人物之间存在的关系,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精读课文、深化思维:让思维有“力”
  在反复阅读课文、充分把握文意后,语文教师要带领学生精读课文,循序渐进地领悟文章主旨,从而让思维有“力”。如语文教材中的寓言故事有很深刻的哲理,但是深刻理解并活学活用并不容易。比如,在教授《揠苗助长》这一寓言前学生正好参加了“植树节”活动,积累了亲手种树、拔草、翻土等劳动经验。教师提问“你们生活中遇到过或者亲手做过拔苗助长的事情吗?”由于学生对拔苗助长的理解还较为肤浅,对这一问题的回应并不积极,于是我说:“老师也做过拔苗助长的事。以前老师养过几条金鱼,为了让它们健康成长,我加了很多鱼食,最后鱼撑死了。”在教师例证的启发下,有的学生说:“我以前浇花把花浇死了。”还有的说:“我为了去看动画片,写作业太着急,结果做错了很多,改到很晚才睡觉。”在这一思维启发的过程中,学生对“拔苗助长”的故事理解得更加透彻了。
  教师对学生思维的启发要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贯穿于教学的每个环节,教师要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提高思维的创造性,注意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例如,在《揠苗助长》的教学中,教师不能只让学生明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还要使学生深入思考错误产生的根源:各种拔苗助长的行为都是不尊重自然规律造成的,同时也是缺乏经验的表现。学生懂得这个道理,有助于形成科学精神,而不是只停留在表面的“不要心急”上。
  深读文本、拓展思维:让思维有“品”
  指导学生精读课文、通晓文意、触达文章主旨后,语文教师要加强思维教学,创新教法,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想象或思考,使学生思维更有“品”。例如在教《乌鸦喝水》这一课文时,教师根据文本要点设计角色扮演活动,并进行提问:“如果你是小乌鸦,在长途跋涉、口渴难耐之际,终于发现一瓶水可以解燃眉之急时,却迟迟无法喝到水,你的心情会怎样?”从而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共情于乌鸦这个角色的情感,充分了解乌鸦取石头喝水的重要性,促进学生联想思维和推理思维的发展。
  有的学生回答:“我会拼命地想喝到水,我可能会把瓶子推翻,使水流出来。”有的学生回答:“如果水流出来了,可能就喝不到了,只能去寻找其他的水。”还有的学生奇思妙想:“我会把水泼在我的羽毛上并接住水,把自己弄湿,然后通过清理羽毛来解渴,还顺便洗了个澡。”这一类问题通过设置富有意趣的教学情境,能有效启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引导学生代入课文所述角色,慢慢体认角色所处困境,深入感受角色的内在情感,把握其行为状态,不仅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角色,获知角色内在品质,还能提升学生想象力,增强其创新创造意识,自然而然地实现文章主旨和思想潜移默化地输出的目标。
  总之,教师要运用科学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既不可揠苗助长,又不可忽略学生的思维潜力。问题的设置要由易及难、逐步递进、前后呼应、相互衔接,形成系统、完整的教学逻辑。
  据《中国教育报》作者:李忠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