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闻随想录
文章字数:3794
水是故乡美,山是故乡青。
“襟山带水皆冲要,毓秀钟灵称名区。夫朔州者,固北方都会之雄盛者也。”
职业使然,四十余载,几乎踏遍了故乡的山山水水,也写下了一些文字见诸报端。
抚今追昔,感慨颇多。
应县木塔应重振雄风
“木塔千年,你巍然屹立,麻燕舞蹁跹。
和合之塔,神工无限,
永镇金城,百尺开莲;
世界之最,天下奇观,巧技精工世代相传!”
一首原创歌曲MV《千古一塔》,吸引了广大市民与网友的关注。歌曲中,主创团队通过厚重沧桑的主基调,宏大辽阔的历史视野,将应县木塔这座千年雄塔的神韵演绎得淋漓尽致,赋予其音乐的灵魂。
去年7月8日,应县东辛寨村,山西省群众文化惠民工程演出现场。我见到了省文旅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千古一塔》作品出品人张志仁,他一边和导演演员商谈演出之事,一边在手机上修改《千古一塔》的歌词曲调。第二天,这个作品的多个版本就正式问世了。
张志仁在任职省史志办主任期间,历时5年,于2021年主编并出版了《应县木塔志》,那些对应县木塔倾慕已久却又缘悭一面的读者,一册在手,即能对木塔之前世今生有个全面、清晰的了解。
朔州日报原总编辑童文佐说:“建塔的人没有留下资料是一大遗憾,那么编撰应县木塔志的功臣之人,我们一定要铭记。”
作为一名深爱家乡的领导,为家乡建设发展呕心沥血,身体力行,值得赞赏和借鉴。
应县木塔在建筑规模和建筑艺术上有特殊的地位,可以称得上是我国以至世界古建筑中的一件珍品。
有专家说,这座历经千年而巍然屹立的古塔,是山西文物的象征。此塔的全名应是佛宫寺释伽塔。建于辽代清宁二年(1056年),塔身总高67.13米,底层直径30.27米,平面八角,外观六檐五层,各层间夹设暗层,实为九层。
该塔奇就奇在它是全木结构。但是因其发生轻微傾斜,有人称她为中国的“比萨斜塔”。
解放前,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专程到应县对此塔进行考察。
梁思成见到应县木塔后,在给妻子林徽因的信中不无遗憾地说:“塔身之大,实在惊人。每面三开间,八面完全同样。我的第一感触,便是可惜你不在此同我享此眼福,不然我真不知道你要几体投地的倾倒!”
为了弄清应县木塔千年不倒之谜,有关专家进行了实地勘察,初步揭开了木塔“长寿”之谜。专家认为,应县木塔本身精巧的结构体系和工匠对建筑材料的精心选择以及当地易于木材保存的独特气候,是保证木塔千年不倒的原因。两位曾参与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设计与建筑的院士认为,木塔空间结构体系近似于世界上一些高层建筑。
应县还是辽代英主萧太后的故乡,她创造了澶渊之盟败而取胜的军事奇迹。因此,应县木塔和萧太后有着太多的渊源。
——有研究者认为,应县木塔由辽兴宗的萧皇后倡建,田和尚奉敕募建。修建佛宫寺作为萧氏家庙,在于彰显家威,并有礼佛观光和登高料敌之用。
——应县木塔一层内槽南北的门额照壁板上有六幅供养人像,三男三女。有研究者判断,这三男三女就是萧氏一门的三王三后的画像。
应县木塔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在中国古建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木塔前就有萧太后塑像,再进行一些故事情节铺垫,也许会对游客产生强劲的诱惑力。
令人振奋的是,去年6月27日,龙首山文化产业园暨木塔研究项目启动仪式在应县举行。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接待游客500万人次,文旅业态和文化产业经济效益将突破50亿元。
崇福寺和朔州老城有着不应被冷落的厚重
崇福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唐代名将尉迟恭于唐高宗麟德二年(公元665年),奉敕命特建。寺内五进院落,主要建筑十座。其中弥陀殿是我国现存最大的辽金佛殿之一。它的琉璃脊饰、彩塑造像、大型壁画、巨制匾额、雕花门窗造型独特,为全国现存极少的辽代原物。其寺内文物藏品也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朔州老城是山西省现存比较早、保存比较完整的古城之一,秦汉时已建成,北齐年间进行了扩建,元末明初又进行了重新修建。城墙平面呈正方形,南北长1100米,东西宽1050米,是我省现存较早的古城墙。
朔城区从2008年启动老城保护改造工程。保护改造工程将着眼点放在了文化涵量的提升和复原上,确立了坚持保护老城肌理、传承历史文脉、体现时代特色的理念,遵循“留古、复古、承古、用古”的原则,保留原来的“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阡陌巷”布局及路网结构。
朔州老城规划改造从2009年开始,应该说比大同古城改造还要早,比忻州古城更早。2013年,朔城区政府斥资修复南面承恩门,并砖包部分城墙,2015年竣工。北门镇塞门修复工程刚刚竣工不久,东门文德门和西门武定门尚在规划修复中。
时至今日,大同古城和忻州古城已经成为游客耳熟能详的旅游景点了。朔州古城仍是我们亟待破解的一道难题。
朔州市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历史上先后涌现出西汉著名女诗人班婕妤、三国名将张辽、唐朝开国元勋尉迟恭、明朝宰相王家屏等一批杰出人物。
在外地旅游时,我喜欢看一场有当地特色的大型演出。观看之余就会想到,什么时候朔州会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城市,也会有一场脍炙人口的大型演出。
几年前,《寻梦桑源》出来了,让游客能够在游览朔州美景之后,更进一步欣赏朔州之美的内涵。
去年夏天,我有幸目睹了这场演出,演出现场声势浩大,声、光、电现代技术手段运用自如,给人以振聋发聩,耳目一新之感。
长城、汉墓、杀虎口应撑起古战场旅游半壁江山
朔州是近古时代古战场的集中地,尤其是沿长城一线,战争则是强大的中原王朝同北方游牧民族统治阶级的反复争夺与较量。这种历史现象值得回味和研究,也反映了朔州在我们多民族国家的民族融合中和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
入秋后,我再次来到广武汉墓群,一座座高大雄伟的汉墓令人震撼。置身其中,眼前仿佛重现了多少年前的刀光剑影,耳边蝉鸣声此起彼伏,好似在为“醉卧沙场”的将士吹笛伴奏。
诗人王昌龄笔下的情景尽现眼前,“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汉墓群占地面积32平方公里,墓群南北长8公里,东西宽4公里,共有封土堆293座,是我国最大的汉墓群。数百座封土堆状若丘陵,连绵起伏,面积辽阔,雄伟壮观,封土堆分大、中、小三种,其中最大的封土堆高20米。
站在汉墓之上,不远处的旧广武城清晰可见,与前面的长城相互承托,交相辉映。
旧广武始建于辽、金,为雁门关之山前防御据点。今存较完整的古城墙系明、清修建。古城总占地172720平方米,城墙周长1701米。城墙顶宽3.4米,下宽5米,总高7.35米,外表全部砖砌,石条作基。最上沿矮墙置垛口、望洞和射孔。
蜿蜒盘桓的明长城修建于明代洪武七年(1374年),属内长城,全长约40华里,土墙尚存26华里,剩余部分为残迹,保存较完整的在新广武境内,这段长城全长10000米,城高6至8米,底宽5米,顶宽3米,沿山脊缓行,随山势的曲折而起伏,宛如首尾不见的巨龙,全部为砖石结构,上面有敌楼16座,其中5座保存尚很完整,并筑有易守利攻的腰门等建筑,它东临雁门关,西瞰宁武旧城,南通五台胜境,北达云冈石窟,是我省境内明代长城的代表作,是国内长城之珍品,极具军事科学研究和旅游观赏价值。据史考汉逐匈奴,唐御突厥,宋抗契丹,明击瓦剌,历经战斗4700余次。
朔州是个多战之地,自古以来无疑承受了最为沉重的兵祸之苦,这些重大战役,都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举足轻重的深远影响;而这些重大战役的载体——古战场及其丰厚的遗存,则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
如此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众多苍凉悲壮的古战场遗址,给人们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如何开发?怎么才能走向广阔的旅游市场?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我曾经去过甘肃,在甘肃瓜州的戈壁滩上,有一个熟睡的婴儿状雕塑,命名大地之子。这样一个人造景点竟然引来了无数游客。这样的做法也可以参考。
多年前,我曾经发过一篇稿件《唤醒沉睡的杀虎口》:
坐落在长城脚下的杀虎口,在我国是少有的古战场旅游风景区。这里自古是天然的关隘要道,两侧山峰叠嶂,蜿蜒起伏的古长城盘旋在山巅之上。苍头河横穿长城而过,两侧山清水秀。6座边堡巍然屹立,4座民堡、70座古堡林立莽原,136座烽火台遥相呼应。
站在杀虎口城楼上,康熙大帝亲征葛尔丹时的会典校场和连环堡清晰可见,“闷楼”、“十六砖楼”等屯兵积粮处,及康熙帝御题的“杀虎口”关“大栅子”遗迹尚存。明末清初,杀虎口曾为边陲重镇,有“日进斗金斗银”之说,堡内外居住人口达4万多人,养育了一个个文臣武将,真可谓是空前辉煌,人杰地灵。
记者在实地采访看到,方圆20公里的杀虎口不仅有雄浑古朴的古代建筑,而且还有颇具特色的自然景观。桦林山上怪石嶙峋,悬崖突兀,北侧紧靠长城处,天然造就了一段石砌长城,令无数考古专家费解。来到闻名遐迩的圣山,看到岩石裂缝中有泓泉水,不溢不漫。当地人介绍,这水冬天不结冰,夏天不干柘。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积淀明清文化,养育几千年华夏文明的地方,在旅游开发热浪翻滚的今天却稍微有点力度小。但是去右玉旅游、滑雪却成为一种时尚。
应该说右玉县开发旅游和朔州其他区县相比并没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可是他们锲而不舍地开发各种旅游资源,举办了好多届生态旅游节,对于提升右玉县的知名度功不可没。
右玉是我国古代军事防御的关隘城池、古堡墩堠,在这里体现得最为密集,类型功能最全,体系最为完备,是最具民族精神和文化气质的历史遗址。历史上,长期的民族碰撞交融后留下了长城89.2公里,古堡共100多座,烽堠、烟墩共140多个。
全国各地都在因地制宜开发自己的旅游资源。黄土高原上这种特有的烽火狼烟、慷慨悲歌,构成了一种不可仿效、不可替代、差异很大的历史文化,同样会使游客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