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3版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2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我们村里的插队生
● 朱志新
文章字数:2182
  1968年12月,北京32名学生从繁华的大都市,怀揣着梦想,背着行囊,一路颠簸,一路高歌,来到了目的地——山西省汾阳县峪道河公社下池村接受农村再教育。
  他们是来自北京人大附中、马甸中学、十九中学、一二三中学的一群年龄十六到二十岁的学生。当地的领导将他们分别安排住进了村民家中。我从小晚上就跟姥姥睡觉,一直住在地坑院,人们叫圪洞子。当时分到姥姥家里的是温厉跟古畏。
  这里地处华北平原丘陵地带,年降水量不足450毫米,完全是靠天吃饭,甚至饮用水都得去20米以下的井里靠摇辘轳绞上来,担回去才可以用。
  贫穷落后的村子,对于首都来的这些孩子们,很不适应。语言是交流的工具,首先语言不通,该有多郁闷?房子能闻到土的味道,土炕上没有铺的东西,有条烂竹席就算好的了,不生火冰凉,生了火滚烫,有的灶火年久失修,烟火不往上走还往回倒,他们常常被烟熏火燎,涕泪横流,出于安全考虑,他们有时晚上都不敢烧火。窗户没有玻璃,只好用纸糊。这样的房子冬天四面透风,夏天蚊虫叮咬,特别是跳蚤每天都要送几个红包。至于伙食就更不要说了。大米纯粹没有,白面很少,一般早起小米稀饭、玉米面窝头,好时有点咸菜,窝窝头蒸不好时,发干发硬,一口下去两排牙印就被雕刻在窝头上了,看上去黄灿灿的,吃到嘴里如嚼腊,中午饭一般都是红面剔尖、擦尖、抿尖或者挠片子,这样的饭对于他们来说是难以下咽的。
  后来村里建起两排叫知青点的房子,三、四、五、六队的插队生们就住这里了,看着整齐漂亮,但是,还不如冬暖夏凉的窑洞,冬天晚上家里放一盆水都能冻住。随后雇了二福大娘给她们做饭,从此,他们跟村民打成一片,同吃同住同劳动,有时候吃饭也在田间地头。
  后来知青们又分别住进村民的闲置房里,他们一起捡柴、劈炭、担水、做饭。从城市到农村,他们要经受多大的磨难、考验和蜕变啊。
  偶尔,村民会叫他们到家里吃顿饭,唠唠家常。我是二队的,放假之余还参加劳动。那时李一华是妇女队长,红朴朴的脸,温柔、善良、踏实、稳重、有韧劲。我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有时还叫苦连天,大发牢骚,而他们却不怨天不怨地。
  记得当年二队男生还在我家院里住过,白净儒雅的佘培、活泼帅气的张玉明、老实憨厚的王宗海,都给我们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我特别喜欢听他们说话,优美的京腔京韵常常吸引我驻足聆听,劳作之余,他们还玩弄一些乐器,特别是张玉明手风琴拉得意韵悠扬,深深地吸引着我,多次试图能跟他说上一句话,目光相对时看到对方的冷漠,欲言又止。当时流行革命样板戏,他就像《智取威虎山》里的杨子荣。王德秋姐特别漂亮,大大的眼睛,长长的辫子,丰腴的肌肤,优美的声音,让人羡慕。赵媛圆圆的脑袋,圆圆的笑脸,教过我们一段初中数学,讲课认真负责,深入浅出,很受同学们的喜爱。
  热火朝天的年代,青春勃发的岁月,这群人朝气蓬勃,斗志昂扬,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没有一个人逃避现实。
  那时村里没有理发店,理发很不方便,裘季燕、刘燕平索性推成光头,一时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谈。她们穿着村里大娘们给做的布鞋乐此不疲,说话也学着乡村土语,有时赶着牲畜犁地,或者摇着鞭子放羊,俨然就是一个农妇,我们也自叹弗如,真是入乡随俗啊。
  冬去春来,肩不能扛、手不能拎的他们,在这里学会了好多农活儿,上山打柴、春耕、播种、夏锄、秋收、冬藏……变成了新农民,男生扛起一百多斤重的麻袋都能一路小跑。
  几年的相处,他们和村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每次从北京回来,大包小包给乡亲们捎好多东西,如北京酱油、糖果、尼龙袜、的确良布等。他们也学会了忍耐坚持,广阔天地锻炼了他们的体魄,也磨炼了他们的意志。
  特别让人佩服的是四队的刘燕平、一队妇女队长韩亚林、四队队长王和,他们的勤劳、朴实、肯干,赢得了大家的认可。韩亚玲回城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人民日报社,成为《人民日报——海外版》编辑,获得过多次奖励。王和也以优异的成绩,优秀的文笔,被北京日报社录取,成为一名优秀的编辑、记者,并担任政法部主任。朝夕相处,刘金兰跟村民吕志伟产生了感情,结为连理,传为一段佳话。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有的被招工,有的被推荐上了大学,但是他们始终不忘父老乡亲们。村民们有的去北京办事或看病,他们都帮忙寻人问路,寻医问药,更有甚者把他们留在家里,吃住行全包,村民们深受感动。
  知青们各分东西,各奔前程,但是,下池已经成为他们的第二故乡,多年来他们或三三两两或成群结队,回来看一看他们曾经生活过、让他们脱胎换骨的地方,摸一摸住过的土窑洞,闻一闻村里的乡土气息,听一听汾阳别致的乡音,品尝一下新农村的美味佳肴,喝一杯汾酒互相祝福,聊两句佳话各道珍重。
  有缘相识在下池,相见难,别也难。他们相约每年的12月18日相聚在北京——五十六年前的今天就是他们奔赴农村插队的日子。2006年,我也去北京参加了聚会。多年不见,少了青涩,多了皱纹和白发。相聚一堂很高兴,也很激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互相问候,家长里短,争先恐后把话提,气氛非常热烈。深深的情,浓浓的酒,我们举杯共祝。亚玲姐送了我一盒包装别致的花果茶;玉明哥还特意买了两大包颜色、口味各异,包装精美的北京糖果,送我父母亲和我三叔朱学让各一包。这些礼物拿回家,三叔接着礼物很高兴,眼里泛着感激的泪花。我父母品尝着糖果,甜在嘴里,记在心中,他们说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的糖。
  下池知青已经成为互相的牵挂,愿常来常往,友谊长存,让知识增长,青山不老。愿曾经下池的孩儿们常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