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右玉精神成为时代最强音
文章字数:1928

本报记者赵福胜
通讯员王海魁
新时代新征程,“右玉精神”更加成为右玉年轻干部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前行精神动力。传承精神,使命在肩。在大力学习和弘扬右玉精神的征程中,有这样一位年轻干部,她虽然没有经过专业的宣讲培训,没有专职的宣讲舞台,但出于对右玉精神的感召、对家乡的热爱、对工作的热忱,她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广大游客生动讲述着70多年来右玉的沧桑巨变,孜孜不倦地向外传播着右玉精神的宝贵内涵,让更多的人了解右玉的故事,感悟右玉精神的伟力。她就是湛玉凤,一名右卫镇普通的社区兼职网格员,也是一名基层右玉精神义务宣讲员。
在山西西北端有这样一座小城——右玉,承载着边塞刀光剑影的历史风霜,也谱写着新时代久久为功的绿化诗篇,孕育出了宝贵的右玉精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70多年的接续奋斗,右玉人战天斗地、防风治沙,创造了“不毛之地”变“塞上绿都”的奇迹。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六次对“右玉精神”作出重要指示,深刻阐述了右玉精神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和价值意蕴,鼓励广大青年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厚植人民情怀,矢志艰苦奋斗,逐梦干事创业。
右卫镇是一座千年古城,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右卫镇遗留下了如右卫古城、宝宁寺等较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又维修新建了玉林书画院、右卫艺术粮仓、县委旧院、北城墙风沙掩埋遗址、黄沙洼绿化教育基地等。特别是作为右玉精神发祥地、右玉干部学院现场教学点的右玉县委旧院,每天前来参观学习的外地学员络绎不绝。2019年,由于自身的特长和工作的需要,湛玉凤同志便主动请缨,起早贪黑、顶着烈日酷暑,承担起右玉精神的宣讲任务。在日常宣讲中,讲的最多的一句话便是“右玉精神体现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迎难而上、艰苦奋斗,是久久为功、利在长远”。现实中的她也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这一内涵。
为了更好地讲好右玉故事。湛玉凤利用工作之余自学礼仪接待和讲解工作基础课程,还查找了大量关于右卫古城历史文化以及右玉六十年来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的历史资料,同时还走访了当年一些右玉精神的亲历者践行者,虚心向他们请教学习,不断丰富讲解内容,努力提高宣讲水平,让到访游客深深体会到右玉精神的本质内涵和时代伟力。
70多年前右玉先辈靠着“觉悟+义务”的高尚品质,硬是把“不毛之地”变成了塞上绿洲,右玉县右卫镇义务宣讲员湛玉凤凭着“觉悟+义务”的平凡执着,讲述传播着感人至深的右玉故事,让右玉精神成为时代“最强音”。自2012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六次对右玉精神作出重要批示指示。在日常的工作中,湛玉凤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引,学出工作本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自觉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融入工作日常中,自觉做好党创新理论的笃学笃信者,善学善用党的创新理论,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切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牢牢扎根于右卫镇绿色的沃野上。
从担任右玉精神讲解员开始,湛玉凤始终坚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年轻干部的重要指示,自觉践行右玉精神,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引,厚植责任担当,带着使命感,荣誉感和责任感,做好右玉精神讲解员这一份普通的工作。六年来,湛玉凤不畏严寒酷暑,每天奔波于右卫古城各个教学点,有时中午误了食堂开饭,就只好啃一块方便面充饥。有时星期天也不能休息,不管春夏秋冬,无论刮风下雨,只要工作需要,她总是无怨无悔,认真完成讲解任务。县委旧院、黄沙洼绿化教育基地曾留下她一串串脚印和一滴滴辛勤的汗水。每年都要为前来右玉参观学习的党员干部讲解近1000余场次,多次受到各级领导和干部们的广泛好评。
2023年,湛玉凤不慎患病在床,但心里仍然念念不忘自己热心的讲解工作,继续通过网络媒体等渠道宣传右玉精神。据右卫镇的干部和群众反映,经常在网上能够看到湛玉凤的身影,即使不能亲身实际在岗位上进行讲解,大家仍然可以在手机屏幕上听到她的声音。正是有了像湛玉凤这样的干部,有了这样坚韧不拔的精神,大大激发了全体乡镇干部的激情,展现出新时代青年干部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全镇各项工作日益跻身全县前列。大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落下去,让惠及百姓的各项工作实起来。
如今,湛玉凤仍然奔走在基层讲解第一线,在单位或者社区花坛旁,还能经常看到她在独自默默背诵各类右玉精神讲解词,同时还不忘继续添加新的内容。在与湛玉凤的交谈中,她谈到,作为一名基层青年干部,她将会一如既往,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只争朝夕的奋斗姿态,继续讲好右玉故事,弘扬传承右玉精神,贡献青年力量,把个人业绩写在右玉的大地上、留在群众的心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