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版
发布日期:2025年01月0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根雕作品《高铁出雁门》献礼集大原开通运营
文章字数:580
  本报讯(记者 孙权 李妍 闫红祥)在古老与现代交织的时空里,有一群人默默守护着传统技艺的薪火,用双手雕刻着岁月的痕迹。当翘首企盼的高铁呼啸而来,他们以别具一格的方式,记录下这历史性的瞬间,他们就是省级雕刻非遗传承人白金峰和他的根雕作品《高铁出雁门》。
  走进白金峰的工作室,一股淡淡的木香扑鼻而来,各式各样的雕刻作品错落有致地摆放在各个角落。白金峰的手,布满了岁月的痕迹,却也灵巧无比,每一根木头仿佛都在他的指尖下获得了生命。他告诉我们,根雕艺术讲究的是“天人合一”,既要尊重原材料的自然形态,又要融入创作者的情感与想象,精益求精,力求每一个细节都能完美呈现。
  白金峰介绍:“首先选料是很重要的,原料必须7分自然、3分雕刻;其次,要在大脑里面起稿,确定木料想表达的内容;最后就是下刀,下刀必须得小心翼翼,每一步要谨慎。”
  《高铁出雁门》以一根粗壮的老树根为原材料,整体呈流线型,宛如一列高速行驶的高铁列车穿越恒山隧道,月亮门、烽火台和雁门关的雄伟景色都被巧妙地融入进来。从选料、起稿、雕刻、打磨到抛光,每一个步骤都凝聚了白金峰的心血和匠心。这件作品不仅是对集大原高铁开通的献礼,更是他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告白。白金峰激动地说:“这件作品是我用金丝楠木花几个月雕刻的,上面涵盖很多元素,我特意把窑洞雕刻上去,意思是高铁从我们家门口路过,我们出行方便了,在家门口就可以坐上高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