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价值创造 争创世界一流
文章字数:2947
国有企业对标世界一流价值创造行动实施以来,中煤平朔集团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在服务国家战略、提升科技创新支撑力、提升企业经营质量、履行央企社会责任等方面,切实将价值创造理念融入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在关键环节、核心要素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发出了改革奋进、创新争先的时代强音,为中国中煤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为进一步加深与朔州市企地共建贡献了积极力量。
聚焦主责主业,千方百计稳产保供,扛牢国家战略“强”支撑
推动国家重大战略的落实落地,是国有企业的重大使命和核心价值。中煤平朔集团胸怀“国之大者”,紧紧围绕“保障能源安全”,积极推进“五大资源保障工程”,全力稳定煤炭产能,夯实能源保供“压舱石”。
勇担煤炭保供重大政治任务。强化煤炭产运销衔接,加大煤炭资源开发力度,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三座千万吨级露天矿产能优势,连续多年超预算百万吨以上完成生产计划;带头稳价让利社会,签足签实煤炭中长期合同。
充分发挥煤电联营优势。按照煤矿、选煤厂、坑口燃煤电厂一体化发展模式,每年向周边电厂供应电煤、供暖煤约1800万吨,以实际行动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聚焦产业升级,加速优质项目落地,促进产业“优”布局
面对能源革命新形势,打造“能源革命试验田”的使命应运而生。是不是试验田,关键要看在落实能源革命中是否具有示范性、先进性、引领性。中煤平朔集团积极践行中国中煤“存量提效 增量转型”发展思路,推动“两个联营+”发展,构建“两个对冲”机制,打造致密产业链价值链,做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先进示范。
建设“两个联营+示范基地”。有效利用矿区生态修复形成的土地空间资源规模化开发新能源发电项目,实现新能源电力多场景反哺矿区转型。在建的100MW光伏发电项目是山西省首个在露天矿建设的光伏发电项目,投产的4个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全部按自发自用模式设计,每年为矿区生产提供2000万度绿电,减排二氧化碳2万吨。
建设“高端煤化工基地”。积极探索实施的60万千瓦光伏离网制氢项目结合煤基烯烃项目,实现“绿电”“绿氢”深度耦合,为发展“无煤煤化工”提供基础。
聚焦创新驱动,全力推进安全低碳智能开采,激发发展“新”动能
2024年10月11日,全球首台200吨级纯电动矿用自卸车在中煤平朔集团交付使用。新能源车代替燃油车研究,是中煤平朔集团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个鲜活表现。不止如此,钻机无人值守开创了国内智能化建设的“全国首例”,全国露天矿第一次把煤矿工人从危险复杂的环境中解放出来,坐在整洁、干净、安全的操控台位,安全高效进行作业……“十四五”以来,中煤平朔集团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高质量发展。
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重点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通过采用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一系列先进技术,从设备、网络、平台以及上层应用多角度进行智能化的提升和改造,建立统一的网络传输系统,搭建智能化的数字平台,改造现有业务系统,并逐步建设更多的智能化新系统,在此基础上实现矿山智能感知、信息融合、系统联动、数据挖掘和决策支持,全面提升矿山安全生产与管理水平,改善作业环境,特别是在大型采装、运输设备的运行、调度、监控和矿山生产计划等环节提高智能化程度,实现矿山穿孔、爆破、采装、运输、排土、生产管理、安全保障、生态保护、节能等全过程智能化运行,形成全面智能运行、科学绿色开发的新模式。
以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聚焦智能化矿山、煤化工新技术、新能源等新领域新业态的人才需求,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创造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做贡献的良好环境。同时借助集团公司“小内脑+大外脑”科技创新体系和“揭榜挂帅”机制,激活企业创新活力。
聚焦提质增效,锻造质效并进格局,推动效益“稳”增长
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是企业价值创造的本质要求。中煤平朔集团大力实施提质增效和低成本发展战略举措,着力提升资产创效能力和盈利能力,“一利五率”实现“一增一稳四提升”,实现效益稳中有进,进中向好。
坚持效益一流,深入开展降本增效行动。强化精益运营和精益管理,大力推进标准成本管理体系建设,深入实施主要装备减量提效计划,优化采运排系统,露天矿柴油单耗持续下降。随行就市优化煤炭洗选工艺,洗选用电、磁铁粉等单耗持续下降。聚焦煤炭洗选综合回收率提升,优化薄煤层开采工艺,加大高岭岩等伴生矿回收力度,实现了高效增收。
坚持效率一流,多措并举减人提效。实施平朔矿区一体化管理改革,大幅压减总部机关和二级单位机关机构和编制,激励人员向一线流动。加大老旧设备淘汰力度,提升维修保障质量,露天矿电厂、卡车等自营设备效率、综合可用率持续提升。加强井工矿掘进队伍建设,更新掘锚一体机等先进设备,井工矿单产单进水平稳步提升。
聚焦共建共享,高质量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彰显央企“厚”担当
绿树成荫的平朔矿区里,候鸟、野兔、野鸡、獾、狐狸、黄羊等野生动物繁衍生息,一派生机盎然。
开发与保护并重,打造生态治理恢复样板。从建矿起,中煤平朔集团就将土地复垦纳入整体规划,形成了“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把地下乌金变为金山银山、以生态重建的理念把开采后的矿区变成绿水青山、以‘光伏+’的思路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的发展模式,累计投入环保、绿化复垦资金30多亿元,复垦土地7万余亩,恢复耕地2万余亩,治理井工塌陷面积2万余亩,在矿区周边造林6万多亩,矿区排土场复垦区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大大改善了原地貌不足10%的植被覆盖率。
探索生态与转型产业融合互动的发展新模式。矿区1万余亩的生态示范园已建成了300个日光温室、1.6万平方米智能温室,年产蔬菜600万斤、培养蝴蝶兰12余万株,对矿区生态环境改善、产业多元性发展、周边农民增收致富、传统农业转型和乡村振兴起到积极助推作用,实现煤炭生产、生态环境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聚焦改革攻坚,持续提升治理效能,实现经营“高”水平
推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是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根本前提,也是实现价值创造的有效保障。中煤平朔集团在巩固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夯实治理基础,强化治理创新,取得了积极成效。
持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坚持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充分发挥党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开展制度流程“废改立”工作,促进制度建设更加科学、民主和规范。
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强化刚性考核,推动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提质扩面,持续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建立常态化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机制,全面构建新型经营责任制。
逐步强化董事会在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核心地位。构建以“一章三则”为核心的决策体系,落实外部董事任职企业日常信息和重大异常情况报告机制,制定并落实外部董事年度调研计划,定期评估子企业董事会行权履职情况,提升了公司董事会的规范性、有效性。
实施平朔矿区一体化管理改革。完成组织机构改革、岗位编制改革、薪酬改革及岗位竞聘等相关工作,实现“两压紧三配套”。
发展出题目,实干交答卷。中煤平朔集团将以“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企业”为引领,深入实施“12347”高质量转型发展战略,持续对标找差、补短锻强,全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推动价值创造行动走深走实,以实际行动谱写“再建一个新平朔”的“未来新篇”。
聚焦主责主业,千方百计稳产保供,扛牢国家战略“强”支撑
推动国家重大战略的落实落地,是国有企业的重大使命和核心价值。中煤平朔集团胸怀“国之大者”,紧紧围绕“保障能源安全”,积极推进“五大资源保障工程”,全力稳定煤炭产能,夯实能源保供“压舱石”。
勇担煤炭保供重大政治任务。强化煤炭产运销衔接,加大煤炭资源开发力度,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三座千万吨级露天矿产能优势,连续多年超预算百万吨以上完成生产计划;带头稳价让利社会,签足签实煤炭中长期合同。
充分发挥煤电联营优势。按照煤矿、选煤厂、坑口燃煤电厂一体化发展模式,每年向周边电厂供应电煤、供暖煤约1800万吨,以实际行动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聚焦产业升级,加速优质项目落地,促进产业“优”布局
面对能源革命新形势,打造“能源革命试验田”的使命应运而生。是不是试验田,关键要看在落实能源革命中是否具有示范性、先进性、引领性。中煤平朔集团积极践行中国中煤“存量提效 增量转型”发展思路,推动“两个联营+”发展,构建“两个对冲”机制,打造致密产业链价值链,做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先进示范。
建设“两个联营+示范基地”。有效利用矿区生态修复形成的土地空间资源规模化开发新能源发电项目,实现新能源电力多场景反哺矿区转型。在建的100MW光伏发电项目是山西省首个在露天矿建设的光伏发电项目,投产的4个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全部按自发自用模式设计,每年为矿区生产提供2000万度绿电,减排二氧化碳2万吨。
建设“高端煤化工基地”。积极探索实施的60万千瓦光伏离网制氢项目结合煤基烯烃项目,实现“绿电”“绿氢”深度耦合,为发展“无煤煤化工”提供基础。
聚焦创新驱动,全力推进安全低碳智能开采,激发发展“新”动能
2024年10月11日,全球首台200吨级纯电动矿用自卸车在中煤平朔集团交付使用。新能源车代替燃油车研究,是中煤平朔集团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个鲜活表现。不止如此,钻机无人值守开创了国内智能化建设的“全国首例”,全国露天矿第一次把煤矿工人从危险复杂的环境中解放出来,坐在整洁、干净、安全的操控台位,安全高效进行作业……“十四五”以来,中煤平朔集团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高质量发展。
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重点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通过采用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一系列先进技术,从设备、网络、平台以及上层应用多角度进行智能化的提升和改造,建立统一的网络传输系统,搭建智能化的数字平台,改造现有业务系统,并逐步建设更多的智能化新系统,在此基础上实现矿山智能感知、信息融合、系统联动、数据挖掘和决策支持,全面提升矿山安全生产与管理水平,改善作业环境,特别是在大型采装、运输设备的运行、调度、监控和矿山生产计划等环节提高智能化程度,实现矿山穿孔、爆破、采装、运输、排土、生产管理、安全保障、生态保护、节能等全过程智能化运行,形成全面智能运行、科学绿色开发的新模式。
以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聚焦智能化矿山、煤化工新技术、新能源等新领域新业态的人才需求,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创造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做贡献的良好环境。同时借助集团公司“小内脑+大外脑”科技创新体系和“揭榜挂帅”机制,激活企业创新活力。
聚焦提质增效,锻造质效并进格局,推动效益“稳”增长
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是企业价值创造的本质要求。中煤平朔集团大力实施提质增效和低成本发展战略举措,着力提升资产创效能力和盈利能力,“一利五率”实现“一增一稳四提升”,实现效益稳中有进,进中向好。
坚持效益一流,深入开展降本增效行动。强化精益运营和精益管理,大力推进标准成本管理体系建设,深入实施主要装备减量提效计划,优化采运排系统,露天矿柴油单耗持续下降。随行就市优化煤炭洗选工艺,洗选用电、磁铁粉等单耗持续下降。聚焦煤炭洗选综合回收率提升,优化薄煤层开采工艺,加大高岭岩等伴生矿回收力度,实现了高效增收。
坚持效率一流,多措并举减人提效。实施平朔矿区一体化管理改革,大幅压减总部机关和二级单位机关机构和编制,激励人员向一线流动。加大老旧设备淘汰力度,提升维修保障质量,露天矿电厂、卡车等自营设备效率、综合可用率持续提升。加强井工矿掘进队伍建设,更新掘锚一体机等先进设备,井工矿单产单进水平稳步提升。
聚焦共建共享,高质量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彰显央企“厚”担当
绿树成荫的平朔矿区里,候鸟、野兔、野鸡、獾、狐狸、黄羊等野生动物繁衍生息,一派生机盎然。
开发与保护并重,打造生态治理恢复样板。从建矿起,中煤平朔集团就将土地复垦纳入整体规划,形成了“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把地下乌金变为金山银山、以生态重建的理念把开采后的矿区变成绿水青山、以‘光伏+’的思路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的发展模式,累计投入环保、绿化复垦资金30多亿元,复垦土地7万余亩,恢复耕地2万余亩,治理井工塌陷面积2万余亩,在矿区周边造林6万多亩,矿区排土场复垦区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大大改善了原地貌不足10%的植被覆盖率。
探索生态与转型产业融合互动的发展新模式。矿区1万余亩的生态示范园已建成了300个日光温室、1.6万平方米智能温室,年产蔬菜600万斤、培养蝴蝶兰12余万株,对矿区生态环境改善、产业多元性发展、周边农民增收致富、传统农业转型和乡村振兴起到积极助推作用,实现煤炭生产、生态环境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聚焦改革攻坚,持续提升治理效能,实现经营“高”水平
推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是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根本前提,也是实现价值创造的有效保障。中煤平朔集团在巩固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夯实治理基础,强化治理创新,取得了积极成效。
持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坚持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充分发挥党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开展制度流程“废改立”工作,促进制度建设更加科学、民主和规范。
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强化刚性考核,推动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提质扩面,持续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建立常态化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机制,全面构建新型经营责任制。
逐步强化董事会在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核心地位。构建以“一章三则”为核心的决策体系,落实外部董事任职企业日常信息和重大异常情况报告机制,制定并落实外部董事年度调研计划,定期评估子企业董事会行权履职情况,提升了公司董事会的规范性、有效性。
实施平朔矿区一体化管理改革。完成组织机构改革、岗位编制改革、薪酬改革及岗位竞聘等相关工作,实现“两压紧三配套”。
发展出题目,实干交答卷。中煤平朔集团将以“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企业”为引领,深入实施“12347”高质量转型发展战略,持续对标找差、补短锻强,全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推动价值创造行动走深走实,以实际行动谱写“再建一个新平朔”的“未来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