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信心,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新作为
文章字数:1589
本报评论员
坚定信心勇向前,踔厉奋发谱新篇。
刚刚闭幕的市委七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科学研判“时”与“势”,辩证把握“危”与“机”,对2025年经济工作作出系统部署,为我们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令全市上下备受鼓舞、信心倍增。
经济的繁荣建立在信心之上。企业有信心敢投资,百姓有信心敢消费,公众有信心敢创业,整个社会有信心,市场主体有良好预期,经济形势就能根本好转。
2024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朔州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新型能源体系加快建设,这背后是看不见的奋进和看得见的信心。省定13座智能化煤矿建设全部完成,先进产能达到97%;平朔安太堡2x35万千瓦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开始试运行,新能源与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43.26%,超省定目标1.6个百分点;煤电机组“三改联动”加快,80万千瓦改造任务全部完成;三一硅能已建成投产项目3个,年产值60亿元;全链条陶瓷企业达到152户,形成日用瓷38.5亿件、建筑瓷7200万平方米的生产能力,持续擦亮中国北方日用瓷都品牌;乳、肉、粮、菜“四条全产业链”初步构建,优质玉米、杂粮、蔬果、奶源、肉羊、牧草“六大生产基地”形成规模,草牧业6项指标连续多年全省第一……一个个敢闯、敢干、敢创、敢投资、敢消费的生动故事,勾勒出2024年朔州发展的剪影,彰显出朔州人放下包袱、放开手脚,越干越有劲,越干底气越足的韧性与活力。
实践证明,信心,不会从天而降,信心,是拼搏实干、埋头苦干的底气和勇气。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一年。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必须以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综合研判形势,精准把握大局,善于识变应变,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新作为——
看风险挑战。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风险隐患仍然较多。朔州在产业结构、发展动能、风险防化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叠加国际国内形势带来的影响,困难和挑战会更加凸显,这需要我们不惧风雨、迎难而上,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
看宏观政策。国家将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特别是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财政支出力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券,有利于我们腾出更多精力和财力促发展、保民生;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时降准降息,资金面上更宽松,有利于我们更好破解融资难;打好政策组合拳,加强各项政策的协调配合,有利于我们最大限度用活用好政策。
看发展后劲。经过这些年努力,朔州发展的积极因素持续积累。特别是今年,我们更是要加快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向纵深推进能源革命和转型综改。用足集大原高铁开通的优势,全力争取先进技术中试和产业化落地;加紧推进“晋创谷·朔州”创新驱动平台挂牌成立,进一步发挥朔州智创城人才科技集聚效应;巩固国家现代化煤炭生产基地地位,谋划建设国家级大型储配煤基地发展提速,年内要建成8座智能化煤矿,120万吨及以上符合条件的生产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加快建设中部地区电力外送基地,今年内完成火电机组“三改联动”改造101万千瓦、实现全覆盖;低碳硅芯产业集群崛起,积极推动三一集团15GW光伏全产业链和“源网荷风火氢车”全产业链项目落地,长庚金晶半导体晶圆全产业链项目加快实施……朔州搞改革、抓创新的意识更强了,干事创业的氛围更浓了,全市经济发展后劲更足了。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使命光荣。只要我们增强信心、奋发有为,凝心聚力、实干当头,始终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抓住一切有利时机、用好一切政策举措、挖掘一切潜力资源,我们定能在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新担当新作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坚定信心勇向前,踔厉奋发谱新篇。
刚刚闭幕的市委七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科学研判“时”与“势”,辩证把握“危”与“机”,对2025年经济工作作出系统部署,为我们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令全市上下备受鼓舞、信心倍增。
经济的繁荣建立在信心之上。企业有信心敢投资,百姓有信心敢消费,公众有信心敢创业,整个社会有信心,市场主体有良好预期,经济形势就能根本好转。
2024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朔州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新型能源体系加快建设,这背后是看不见的奋进和看得见的信心。省定13座智能化煤矿建设全部完成,先进产能达到97%;平朔安太堡2x35万千瓦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开始试运行,新能源与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43.26%,超省定目标1.6个百分点;煤电机组“三改联动”加快,80万千瓦改造任务全部完成;三一硅能已建成投产项目3个,年产值60亿元;全链条陶瓷企业达到152户,形成日用瓷38.5亿件、建筑瓷7200万平方米的生产能力,持续擦亮中国北方日用瓷都品牌;乳、肉、粮、菜“四条全产业链”初步构建,优质玉米、杂粮、蔬果、奶源、肉羊、牧草“六大生产基地”形成规模,草牧业6项指标连续多年全省第一……一个个敢闯、敢干、敢创、敢投资、敢消费的生动故事,勾勒出2024年朔州发展的剪影,彰显出朔州人放下包袱、放开手脚,越干越有劲,越干底气越足的韧性与活力。
实践证明,信心,不会从天而降,信心,是拼搏实干、埋头苦干的底气和勇气。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一年。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必须以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综合研判形势,精准把握大局,善于识变应变,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新作为——
看风险挑战。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风险隐患仍然较多。朔州在产业结构、发展动能、风险防化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叠加国际国内形势带来的影响,困难和挑战会更加凸显,这需要我们不惧风雨、迎难而上,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
看宏观政策。国家将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特别是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财政支出力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券,有利于我们腾出更多精力和财力促发展、保民生;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时降准降息,资金面上更宽松,有利于我们更好破解融资难;打好政策组合拳,加强各项政策的协调配合,有利于我们最大限度用活用好政策。
看发展后劲。经过这些年努力,朔州发展的积极因素持续积累。特别是今年,我们更是要加快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向纵深推进能源革命和转型综改。用足集大原高铁开通的优势,全力争取先进技术中试和产业化落地;加紧推进“晋创谷·朔州”创新驱动平台挂牌成立,进一步发挥朔州智创城人才科技集聚效应;巩固国家现代化煤炭生产基地地位,谋划建设国家级大型储配煤基地发展提速,年内要建成8座智能化煤矿,120万吨及以上符合条件的生产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加快建设中部地区电力外送基地,今年内完成火电机组“三改联动”改造101万千瓦、实现全覆盖;低碳硅芯产业集群崛起,积极推动三一集团15GW光伏全产业链和“源网荷风火氢车”全产业链项目落地,长庚金晶半导体晶圆全产业链项目加快实施……朔州搞改革、抓创新的意识更强了,干事创业的氛围更浓了,全市经济发展后劲更足了。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使命光荣。只要我们增强信心、奋发有为,凝心聚力、实干当头,始终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抓住一切有利时机、用好一切政策举措、挖掘一切潜力资源,我们定能在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新担当新作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