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年
文章字数:953
父母在故乡,故乡便有家。回故乡过年,成了一年里最真切的渴盼。
故乡的年,从除夕这天正式开启。
每年的除夕早上,父亲拿着写好的春联,自己熬好的浆糊开始忙乎。他先把去年的旧春联撕下来,再把门框上留有的旧痕迹擦掉,然后把写着祝愿的新联认认真真摆放端正,糊上浆糊,确保上联下联横联妥妥的各就各位,最后再把那个大大的福字倒贴在门上。
楼道里顷刻间红红火火,喜气洋洋,映衬着父亲的笑容,快乐而美好。
每年的这个时候,母亲必是厨房里最忙的人。
除夕的午餐,母亲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准备了。小年过后,烧肉、炸丸子、蒸花馍,炸麻花等等食材加工,母亲几乎一样不落的都要准备妥当。
除夕的午餐是家里过年最正式最丰盛,也是最能体现母亲厨艺最有故乡味道的午餐。餐桌上除了这些早已准备好的食材外,油炸糕和红烧鱼一定必不可少,母亲说:吃了油炸糕,来年步步高,有了红烧鱼,年年更有余。
午餐过后,是准备祭祀的时间。除夕下午日落之后,父亲要按照故乡的习俗请祖宗回家。
这时,母亲会烧制祭祀小菜,父亲把祭祀的牌位、爷爷奶奶的框相、蜡烛、香炉等一一摆放妥当,然后到祖坟去请祖宗回家。
请到家后,父亲放炮,上香,磕头,祭拜,虔诚地做完每一道仪式。因为有这个重要的仪式,父亲从来不外出过年。他说只有在故乡过年,祖宗才有家可回。
请回的祖宗按习俗正月十六下午离家,这期间,每日三餐在正式用餐前,父亲总是先把餐桌上的菜肴和主食,分别夹在碗里,放到牌位前,点香敬酒,有时还会为爷爷敬上一支烟。所有程序结束后,自己才开始用餐。
除夕的傍晚,是故乡最美的时刻。街上的彩灯亮起时,家里的大红灯笼开始旋转,玻璃窗上的七色彩灯开始闪烁,这个时候,家家户户笼罩在红色的光晕和闪烁的霓虹之中,色彩斑斓,美丽梦幻。
七点时分,年夜饭开始。照旧是满满一桌,必不可少的是水饺。母亲说年夜饭就是团圆饭,最能体现年的味道。全家人坐在一起一边举杯交错,互道祝福,一边等待着春节联欢晚会的开始。看春晚,是除夕夜里最重要的一件事。不管是从前还是现在,春晚的歌舞声和欢笑声依旧是除夕夜家里最不可缺少的声音。
午夜的钟声敲响时,故乡的年开始沸腾。
家家户户点旺火,响炮竹,年在旺火的冲天火光中,此起彼伏的炮竹声中,大人小孩的欢笑声中,绽放在空中的七彩火焰中,走进高潮。
故乡的年,有喜庆,有温暖,更有岁月里的祝愿和期盼。
故乡的年,从除夕这天正式开启。
每年的除夕早上,父亲拿着写好的春联,自己熬好的浆糊开始忙乎。他先把去年的旧春联撕下来,再把门框上留有的旧痕迹擦掉,然后把写着祝愿的新联认认真真摆放端正,糊上浆糊,确保上联下联横联妥妥的各就各位,最后再把那个大大的福字倒贴在门上。
楼道里顷刻间红红火火,喜气洋洋,映衬着父亲的笑容,快乐而美好。
每年的这个时候,母亲必是厨房里最忙的人。
除夕的午餐,母亲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准备了。小年过后,烧肉、炸丸子、蒸花馍,炸麻花等等食材加工,母亲几乎一样不落的都要准备妥当。
除夕的午餐是家里过年最正式最丰盛,也是最能体现母亲厨艺最有故乡味道的午餐。餐桌上除了这些早已准备好的食材外,油炸糕和红烧鱼一定必不可少,母亲说:吃了油炸糕,来年步步高,有了红烧鱼,年年更有余。
午餐过后,是准备祭祀的时间。除夕下午日落之后,父亲要按照故乡的习俗请祖宗回家。
这时,母亲会烧制祭祀小菜,父亲把祭祀的牌位、爷爷奶奶的框相、蜡烛、香炉等一一摆放妥当,然后到祖坟去请祖宗回家。
请到家后,父亲放炮,上香,磕头,祭拜,虔诚地做完每一道仪式。因为有这个重要的仪式,父亲从来不外出过年。他说只有在故乡过年,祖宗才有家可回。
请回的祖宗按习俗正月十六下午离家,这期间,每日三餐在正式用餐前,父亲总是先把餐桌上的菜肴和主食,分别夹在碗里,放到牌位前,点香敬酒,有时还会为爷爷敬上一支烟。所有程序结束后,自己才开始用餐。
除夕的傍晚,是故乡最美的时刻。街上的彩灯亮起时,家里的大红灯笼开始旋转,玻璃窗上的七色彩灯开始闪烁,这个时候,家家户户笼罩在红色的光晕和闪烁的霓虹之中,色彩斑斓,美丽梦幻。
七点时分,年夜饭开始。照旧是满满一桌,必不可少的是水饺。母亲说年夜饭就是团圆饭,最能体现年的味道。全家人坐在一起一边举杯交错,互道祝福,一边等待着春节联欢晚会的开始。看春晚,是除夕夜里最重要的一件事。不管是从前还是现在,春晚的歌舞声和欢笑声依旧是除夕夜家里最不可缺少的声音。
午夜的钟声敲响时,故乡的年开始沸腾。
家家户户点旺火,响炮竹,年在旺火的冲天火光中,此起彼伏的炮竹声中,大人小孩的欢笑声中,绽放在空中的七彩火焰中,走进高潮。
故乡的年,有喜庆,有温暖,更有岁月里的祝愿和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