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3版
发布日期:2025年01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远古发现
中国科学家发现4.1亿年前“袖珍”植物
文章字数:680
  新华社南京电(记者 王珏玢)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人员领导的研究团队新近在贵州省都匀市包阳村附近发现约4.1亿年前的“袖珍”植物——包阳工蕨化石。这一发现揭示了早期植物独特的生存策略,为解释4亿多年前“植物登陆”如何发生提供了新线索。
  植物大化石证据表明,大约4.3亿年前植物开始了从海洋“登上”陆地的征程。这一过程极大地改变了地球的生态环境,几千万年间,陆地植物的数量、种类、复杂程度迅速上升,当今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由此奠定,这一堪比“寒武纪大爆发”的过程被称为“植物登陆”。
  此次新发现的包阳工蕨或为解释“植物登陆”提供新线索。从化石形态上看,包阳工蕨植株高度仅有约45毫米,其孢子囊穗的长度仅为5.8到10.8毫米。这种体形相比当时类似植物常见的100至200毫米体长,显得非常“袖珍”和“迷你”,极为罕见。
  研究团队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包阳工蕨生活的约4.1亿年前,植物演化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存策略。以包阳工蕨为代表的一类植物个体矮小,需要的营养和繁殖投入较少,推测寿命较短,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整个生命周期,适应于动荡环境。而另一些工蕨类植物则个体高大,需要的营养和繁殖投入均较多,可能更适宜稳定的环境。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表面有着各种丰富的地貌。河流、湖泊、峻岭、荒漠……各种不同的环境也需要生物展现出不同的生存技能。陆地植物在发展的早期,可能就是依靠演化出多样的生存策略,才克服了复杂的环境压力,完成‘植物登陆’,最终使得地球披上绿装。”领导此项研究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黄璞说。
  相关成果1月15日发表在国际期刊《皇家学会生物学分会学报》(ProceedingsoftheRoyalSocietyB)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