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版
发布日期:2025年01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让辽金文化焕发历史光芒
——朔州辽金文化激活文旅产业“一池春水”
文章字数:3981
  山西日报记者 马占富
  据历史考证,辽金虽然是游牧民族,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朔州市是辽金时期的军事要地、文化名城、商业重镇,历史文化遗存丰富、特色鲜明。近年来,该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保护、挖掘、活化、传承辽金文化,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展现新魅力。
  挖掘文化瑰宝展现历史价值
  应县木塔是世界三大奇塔之一,是世界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塔式建筑,被国内外建筑学界称为“建筑瑰宝”“中国古建筑斗拱博物馆”。应县木塔辽代秘藏版画代表了辽代佛教版画的最高水平,展示了我国黑白版画向彩印版画过渡阶段的发展轨迹,在中国版画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其中《释迦说法相》是目前发现的我国最早的彩色套印印刷品,12卷《契丹藏》为研究辽代佛教传播、藏经雕印提供了珍贵资料,也为研究辽代造纸、雕版印刷技术提供了实物资料。
  朔城区崇福寺弥陀殿,是我国现存三大辽金佛殿之一,被专家誉为金代文化艺术殿堂,殿顶的琉璃脊饰、大殿的华带匾额、隔扇门窗、金代彩塑、金代壁画是‘五绝’,门窗雕工精细,壁画承袭晚唐画风,是一幅不可多得的金代经变水陆画卷,殿内彩塑是金代佛教雕塑的巨作,令人叹为观止。
  建于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的应县净土寺大雄宝殿,殿内的九眼藻井四面金龙盘绕,造型美观,构图精细,是研究金代建筑学的实物资料。
  ……
  朔州是辽金时期文化繁荣和民族融合的重要地带,辽金时期遗留下了许多丰富的文化遗产。据统计,全市现有文化遗存63处,其中古遗迹48处、古墓葬4处、古建筑3处、石刻8处,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保单位2处,市级文保单位2处,馆藏文物835套1309件。这些分散在朔州大地上的古遗迹、遗存,如同珍珠一样,闪耀着历史的光芒。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具有显著的民族特性和地域特性,深深地融入了中华文化血脉之中,生动地表征着辽金时期的民族融合文化。
  辽朝、金朝是中国历史发展的特殊时期,也是重要的历史阶段。契丹人、女真人分别建立辽朝、金朝,由于受到不同经济政策、政治制度影响等因素,国家整体呈现出民族政权对峙和并立,农牧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具有鲜明文化特质的辽金文化。这个时期,中原农耕文明和北方游牧文明交流交融,形成了多元文化格局,对中国历史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有着重要的历史和时代意义。
  “辽金文化起源于边疆游牧民族,具有恢弘大气,简单明了、开放包容的特点,在与中原农耕文化漫长的民族融合中,吸收了中原农耕民族精巧、细腻的成分,辽金文化是边疆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互相融合的产物,从辽金时期的建筑遗存便可窥之一二,具有鲜明的历史特征。”毕业于山西大学历史系、现就职于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讲师亢丽芳对记者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新时代,深入挖掘和阐发辽金历史文化资源,直接感知和发掘辽金时期中华民族融合文化和融合文明,有助于研究者不断实证中华民族大融合的所经之路。
  近年来,朔州市多次安排部署辽金文化挖掘研究、梳理保护等工作。全市历史文化专家、学者共完成史志306种,搜集整理和出版研究论文106篇,使63处辽金遗址、1309件辽金文物普查工作有据可找。专家学者并编撰了《朔州辽金历史文化概览》研究资料。2024年9月,朔州市委统战部、市委宣传部专门成立了联合调研组,深入挖掘辽金文化蕴含的历史价值。为加强文物保护,该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保护条例》《朔州市长城及古堡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增强全民文物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文物保护的浓厚氛围。
  数字助力文旅展示中华文明
  “木塔馆藏珍贵文物已经实现数字化保护,目前我们又启动了‘应县木塔数字沉浸式体验空间’项目,正在做初设方案,不久即可招标。项目建成后,数字赋能,形象逼真地引导游客一层一层参观木塔。”1月8日,在应县木塔景区,应县木塔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车建国告诉记者。
  2024年5月16日,朔州市召开了辽金文化挖掘保护利用工作安排部署会,会议提出建立文物数据库,对应县木塔、崇福寺、净土寺等不可移动文物做好3D技术还原,对壁画、文字等内容做好精确图像采集,对器物等可移动文物做好预防性数字化保护,推动更多的辽金文物和文化资源纳入文旅产业发展布局。
  早在2023年2月,在国家文物局对文物保护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下,应县木塔就着手建设数字化展厅,启动了“应县木塔数字沉浸式体验空间”项目,项目正做初设方案。“我们充分发挥数字赋能,不断丰富木塔展示内容,推动文物活化利用,努力讲好塞上绿都故事,为展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创造一个重要展示窗口。”车建国告诉记者。项目建成后,数字技术将“穿越千年”,游客通过数字技术,实现模拟登塔,感受到木塔独特魅力和游览体验。
  建于公元辽清宁二年(1056年)的应县木塔,已经屹立千年,是我国木结构建筑的瑰宝,它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世界独一无二。应县木塔现有馆藏文物159件,应县已对92件馆藏珍贵文物实行了数字化保护。景区同时推出了“全景科普服务观众”沉浸式体验项目。这些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都是景区数字化尝试和创新成果。
  走进广武长城军事博物馆,该博物馆正在通过声、光、电,打造能呼吸、会说话、有生命的博物馆。“目前,博物馆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山阴县现有神武县故城、化悲庙遗址等辽金文化遗址,旧广武城为其中规模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座辽代古城,古城是研究辽金城池的重要实物资料,有着重要的考古价值,博物馆展陈将利用数字技术,对广武古城、广武汉墓群和广武长城开展数字化展示利用建设,明年即可向游客开展。”山阴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韩承升告诉记者。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国家文明的“金色名片”。数字化是推动新时代文物保护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手段,必须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独特优势,通过数字化赋能,推动文化创新,弘扬文化价值。“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文物数字化保护,通过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施数字化保护,为全市文旅融合发展奠定扎实基础。全市已经建设完成‘朔州文旅云2.0’新型智慧文旅服务平台,上线10个数字场馆和10个地方特色文化专题数据库,实现一键点击跳转浏览。打造了《长城博览在朔州》VR数字博览平台,建设高度融合朔州长城符号和文化符号的数字内容资源库。切实讲好朔州辽金文化故事,增强民族交融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朔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文物资源科科长李时明告诉记者。
  文旅深度融合激发发展活力
  1月9日,在国家4A级景区应县木塔景区,大型古装情景剧《萧太后还乡祈福》正在激情上演,剧情演绎的是萧太后回应县木塔礼佛的故事。该剧再现辽代应州的承平盛世,深度还原了萧太后还乡礼佛的盛大场面,深受观众与游客喜爱。
  辽兴宗时代,辽朝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出现了繁荣兴旺的局面。编排的大型历史情景剧《萧太后还乡祈福》剧目,游客在领略千年木塔雄奇时,也感受到了历史文化的魅力。这是该市文旅深度融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具体体现。同时,应县还策划开展了“辽金艺韵”系列共10多项文艺演艺活动,在旅游旺季和春节、元宵节等节庆上演出,提升市民游客体验感获得感。
  “挖掘保护利用辽金文化,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考量和提升城市品位的现实需要,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2024年朔州市辽金文化挖掘保护利用工作会上,会议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强化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做到信息共享,对策共商,工作共抓。优化完善,引进人才,抓好阵地建设。会议擂响了文旅融合催征的战鼓,激励全市人民充分挖掘历史文化,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展现新魅力。
  今年1月10日,走在山阴县旧广武古城街上,只见这座古城修缮已近尾声。记者放眼望去,城内老榆、古柏、大戏台依旧,沿街房屋修葺一新,青砖黛瓦,古色古香,古韵悠悠。古城四周,青砖铺道,城墙斑驳破损处已然修复。雄伟的城墙,犹如一条巨龙蜿蜒盘旋,守护着古城。
  旧广武古城距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据《辽史》记载,旧广武始建于辽、金,为雁门关之山前防御据点,完整的古城墙系明、清修建,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辽代古城。“从2022年7月开始,古城修缮保护已经投资1.3亿元,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古城历史建筑都已修缮及加固,古街巷、历史文化街区环境进行了整治,路面进行了改造建设,各种旅游设施日益完善,不久古城将以全新面貌展现给游客。”山阴县旧广武村党支部书记赵兴业告诉记者。
  这里是历史上汉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发生战争的重要地带,曾经汉逐匈奴,唐御突厥,宋抗契丹,明击瓦剌,古城汇集雄关之豪气,凝成亘古之文明。其历史文化内涵丰厚,军事景观源远流长,为国内罕见。古城犹似一座封尘的历史、军事博物馆,蕴藏着灿烂的辉煌,又像一枝古老而瑰丽的花朵,摇曳出千年的芬芳。古城保存了大量古代战场的文化信息,是研究辽金城池的重要实物资料。修缮一新的古城,将带游客走进那个战马嘶鸣的年代。
  辽金文化激活朔州文旅产业“一池春水”,全市上下深入挖掘辽金文化,活化利用辽金文化,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全市将以辽金文化元素为核心,深入挖掘边塞地区的辽金文化内涵,以沉浸式消费体验为特色,融合餐饮、住宿、交通、游览、娱乐、军事体验等度假休闲业态,规划建设辽代城墙遗址公园、木作民俗博物馆、数字体验馆、文创馆、释迦木塔文物展示区、辽金风情商业街区、度假酒店等项目,打造应县辽金文化特色街区、应县木世界主题公园、辽金文旅小镇,丰富辽金文化相关业态。”朔州市文化和旅游局资源开发科科长邸世文向记者介绍。
  “下一步,全市推出以应县木塔、崇福寺、旧广武城、净土寺、清凉寺等为代表的‘辽金文化游’主题线路,让游客沉浸在辽金时期的名胜古迹之中,亲身体验辽金文化的独特魅力。”邸世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