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目标 干字当头 奋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文章字数:1351

图为大会会场。 高文武 摄
本报讯(记者 赵娟娟)2月5日,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部署,总结2024年“三农”工作,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奋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市委书记王帅红出席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吴秀玲主持。市领导宋红波、何向荣、杨波、曹占贵、李润军、刘守斌在主会场出席。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为我们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委部署上来,进一步坚定信心、扛牢责任、真抓实干,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以实际行动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会议充分肯定2024年全市“三农”工作取得的成绩,安排部署了2025年重点任务,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特”“优”战略,坚持城乡融合发展,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守牢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聚力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三个”提升,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全面打造农牧融合发展强市,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朔州实践提供有力支撑。要抓好粮食安全,在“地”上多维用力夯根基,在“技”上多项发力增效益,在“服”上多点助力建体系,实施粮食单产提升整建制县推进、耕地质量提升、设施农业提质、品牌助农、优种基地培育、农机服务提升、草牧业提质增效“七大工程”,守牢雁门粮仓。要抓好特色产业,在“特”字上求不同,在“优”字上提品位,在“产”字上下功夫,重点实施农业现代化示范、产业集群培育、农产品精深加工提升、农文旅融合发展“四大工程”,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加快构建现代化乡村产业体系。要抓好巩固衔接,进一步完善监测帮扶机制,巩固提升“三保障”水平,强化就业帮扶,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用好驻村工作队,让脱贫成果成色更足,乡村振兴底色更亮。要抓好乡村建设,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加强规模集群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结合起来,形成乡村融合发展新格局。要抓好农村改革,持续壮大提质村级集体经济,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着力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要抓好乡村治理,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让乡村既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
会议强调,全面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夯实四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政治责任,坚持改进作风,深入践行“四下基层”,树牢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力戒形式主义,坚持干群合力,健全农民参与乡村振兴机制,做好宣传引导,干字当头、狠抓落实,同心协力书写“三农”答卷。
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各县(市、区)设分会场。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草牧业发展中心班子成员,市乡村振兴指导检查组组长,金融、保险机构主要负责同志等在主会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