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晚报2版
发布日期:2025年02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零点之后的守护
文章字数:653
  春运期间,乘坐高铁通行给万千旅客回家过年带来方便,而在一列列安全飞驰的列车背后,有这样一群默默奉献的人,他们在凌晨之后、极寒之下,利用高铁天窗期和手中的检查锤、数显道尺、探伤仪等设备,检测钢轨、排查病害、消除隐患,用专业和敬业为高铁安全畅通保驾护航。
  集大原高铁北接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途径山西大同、朔州、忻州之后,并入大西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呼南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凌晨两点,在集大原高铁朔州东站,为了确保次日高铁线路安全畅通,线路检修工们正加紧对铁路的道岔设备进行巡查、检护。螺栓扣件是否松动、数检尺寸是否超限、钢轨状态是否良好。
  赵晓卓是国铁太原局太原高铁工务段朔州东探伤工区工长,他介绍,如果仪器发现伤损,屏幕上就会有异常波形显示,并发出“滴滴滴”的报警声,对于异常报警,他们不能凭借经验臆测是否有伤,必须立刻现场复核,确认不是伤波后才能继续作业。
  雁门关外,凌晨两点的气温降到零下二十多摄氏度,检修工人仍然坚守在现场。他们与时间赛跑,与极寒天气抗衡,并用手中的设备全神贯注地守护着这里的每一条钢轨、每一个道岔、每一处路基。
  赵晓卓说,钢轨探伤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技术工种,有没有伤全靠探伤工熟练操作仪器,再根据仪器的出波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尽管气温低下,巡检仍在继续。
  无论四季如何更迭,无论环境如何艰辛,线路检修人员始终如一地坚守在岗位上,精心守护着集大原高铁的线路安全。他们从零点到天亮,在极寒之下,用专业、敬业和职业,守护着这里每一根钢轨的安全,保护着高铁大动脉的畅通无阻。
  (张一波 丰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