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4版
发布日期:2025年02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数”说亮眼成绩单
——平鲁区西易村乡村振兴结硕果
文章字数:3655

  错落有致的农家别墅,曲径通幽的生态小路,造型独特的景观雕塑……走进朔州市平鲁区白堂乡西易村易苑生活小区,设施完善、生态宜居的农村新画卷尽收眼底。
  西易村是位于朔州市平鲁区白堂乡的一个行政村。全村498户,1426人。改革开放以来,西易村党组织带领村民,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将一座村办煤矿发展壮大为拥有20多家下属企业的山西西易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村建立了住房保障、按劳分配、股份收入、大病兜底、教育补贴、社会救助、老年康养七项民生保障制度,实现了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美好生活目标,打造了“富裕、文明、开放、绿色、智慧、共享”的新时代乡村振兴“西易样板”。
  2021年10月18日西易村五次党代会召开三年以来,全村上下紧紧围绕“3321”战略,抓好政治、经济、思想、组织、民生“五项事业”,从经济到政治,从改革到发展,从精神文明到党的建设,从生态文明到乡村振兴,从农村治理到企业高质量发展等,全方位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新成就,开创了西易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党建赋能,筑牢战斗堡垒
  始终把党建工作摆在首位,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定期组织党员集中学习,提升党员政治素养。做到了党的建设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截至目前,党支部增加到12个,党员增加到176人;全村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乡村治理示范创建、文明创建、发展集体经济、三个一批、三资管理专项整治、数字化乡村示范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清廉村居创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创建等工作在全区成绩突出,受到国家、省、市的大力表彰;党建结对共建取得丰硕成果,与中国华能集团曹妃甸港口公司党委、朔州车务段党委、朔州农发行党委、朔州国家税务总局第一分局党支部、吕梁泰化集团党委、吕梁市久久爱心公益事业协会党支部等国家机关、国有、民营大型企业、社会团体等10多家党组织结成党建共建单位,切实提高西易村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战斗力。
  抢抓机遇,助力经济腾飞
  近年来,西易村紧紧抓住煤炭市场新一轮高峰期大好机遇,全面推进三座煤矿智能化、数字化升级,建设生产、运销、财务、党建、人资、村务、物资七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网络管理平台,完成了公司规范化经营,精细化管理体制变革,实现了煤矿自主经营,全公司简化了审批程序,提高了运营效率;为提高风险防范和抵御能力,延伸煤炭产业链,新建了易顺洗煤厂,新成立了河北西易煤业公司和江苏太仓二港煤炭销售有限公司,和广东粤电燃料有限公司签署了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实现了煤炭销售和下游终端客户直接见面,减少了中间环节,优化了运营方式,提高了经济效益,新增对外收煤业务,通过提高商品煤销量增加销售收入;为加快转型发展步伐,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依托煤矿设备维修业务,股份改制了机械厂、耐磨厂,新成立了风能电力、光伏发电、售电公司、易丰加油、加气站等新能源单位。
  同时,以农文旅深度融合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发展。2023年,党委、公司大力实施“两区+两园项目”,即易苑小区+文化体验园,工业园区+文旅产业园,实施抓项目、促转型,投资10多亿元,上马易辰现代城市中心综合体、易元党务中心、易苑小区亮化项目、西易村数字乡村示范村建设项目、西易村文体中心项目、西易村精神文明实践站、西易工业园区人居环境改造项目、西易村民俗、文旅建设项目、西易村设施农业项目、西易集团环保车充电站项目等十多个项目。项目建成后,全村产业结构更加合理,经济发展更可持续,人居环境更加宜居,高质量发展有效带动实现乡村振兴;三年里新增固定资产5亿多元,累计销售收入102.49亿元,上缴税费28.58亿元,资产总额达到54.30亿元,销售收入和利润两项指标超额完成,双翻番胜利在即,其余指标也按照村党代会所制定目标良性迈进,动能充沛的西易这艘经济大船在高质量发展航程上乘风破浪。
  思想引领,筑牢发展之基
  重新启动职工培训中心,重新定位功能,扩大培训中心为西易村党员教育基地,每年投资不低于100万元,培训村“两委”班子成员、村企骨干等,被朔州市委组织部、平鲁区委组织部命名为“市、区两级党员教育示范基地”,基地采取内部讲座和外部聘请讲师教学的模式进行培训,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
  狠抓思想意识形态工作,始终围绕“艰苦奋斗、敬业奉献、开拓创新、共同富裕”十六个字的西易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村干部职工的头脑,通过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多种手段和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凝心聚魂,立德育人,建设文明乡风。
  成功举办四届文化节,开展建党100周年“两优一先”表彰、星级文明户评选表彰、举办首届夏季嘉年华、首届村晚等文化活动。各种活动不仅丰富了村民职工的业余生活,更是在逢年过节、茶余饭后为村民提供了丰盛的文化大餐。还创作了村歌《西易放歌》,参加了山西省村BA,成立了西易村、西易集团公司村(企)史编修委员会,重新编修村(企)史、家谱。三年来,全村共举办各种培训30多期,培训各级各类人员1000多人,派出学习人员300多人;共发行内部报刊《西易报》280多期,出版《传奇西易》等书籍20多套,拍摄《不忘初心跟党走》等宣传片20部,发行公众号、美篇180多篇,使西易的文艺事业日益繁荣。
  筑巢引凤,打造人才高地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近年来,西易村转变思想,改变观念,树立人才“大西易”观,不管是西易的、非西易的,只要能干就是西易的;不管姓苗的、外姓的,只要愿为西易服务,都是西易的。公司专门成立了人资中心,制定一整套招才引智办法和程序,完善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体检、录用、培训、上岗、回访反馈等流程,加大人才招聘和引进力度。
  在人才引进上,从福利、待遇、工资、环境、平台、入党、提干等一切优先人才,一切为了人才,一切为人才服务,一切为人才开绿灯,通过宽松环境、优惠待遇引进人才,到目前为止,外部想来西易就业的大学生络绎不绝,西易的知名度、吸引力正不断提高,西易集团的整体文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在留住人才方面,给予人才享受当地村民待遇(除生活费),在工资上给予有学历、有职称的予以补助,用感情待人,待遇留人,环境留人,尊重留人,让人才有一种乘兴而来、高兴而在、视企如家的成就感、归属感。
  在用人上,以才用人,唯才是举,通过优先入党,优先列入后备干部,优先提拔重用等手段,让人才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水平得到充分体现,尊严得到充分保障,真正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充分体现主人翁的责任感,感到在西易事业上有前途,经济上有保障,工作上有盼头,待遇上有奔头,感到作为西易员工的一种骄傲,感到作为“大西易”人的一种自豪。下一步,村党委将在党员发展上,倾斜在职非党员领导干部,要让领导干部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崇高而美好的向往,更加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让入党成为村企职工群众的追求目标和奋斗向往。
  民生为本,提升百姓福祉
  西易村集体经济发展以后,紧紧围绕让村民得实惠,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在住房保障上,村党委为了让小区居民生活的更宜居,更舒适,投资近5000万元先后对小区地下管网、楼房外墙保温、屋顶防水、地面马路、地面环境等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在按劳分配上,每年为村民发放生活费2500元/人,60岁以上老人3000元/人,每月为村民发放肉、蛋、面、油、米、奶卡等生活日用品。
  在股份收入上,村民人均在车队、机械厂、蔬菜大棚、加油(气)站入股3.2万元,年底分红;在大病兜底上,除了为村民办理医疗保险,免费为60岁以上村民体检外,还实行了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在教育补贴上,加大对考入985、211院校的奖励力度,每年为考入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的学生发放500—30000元的补贴,直至毕业。
  在社会救助上,西易积极投身社会救助、脱贫攻坚、结对帮扶等公益事业。成立了平鲁区西易爱心公益事业协会,23年来共救助贫困大学生2557人,发放助学金2677.49万元。结对帮扶周家庄,精准扶贫井儿上等六村,开展疫情防控、山西洪灾爱心捐款活动,累计捐资捐物2000多万元。
  在老年康养上,为村内适龄村民缴纳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使村民变成了职工,领上了退休金,村民养老没有后顾之忧。这七项民生保障制度推动全村实现了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七有”美好生活目标,成功打造了共同富裕的西易样板,让全体村民共享发展成果。
  百尺竿头扶摇上,千帆竞发勇者胜。如今,放眼西易这个充满希望的村庄,产业更旺了,村子更美了,村民更富了,乡村振兴的梦想正在探索与实践中一步步变为现实。下一步,西易村将继续围绕全面建设富裕、文明、开放、绿色、智慧、共享“六个新西易”的战略目标,不断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化设施农业,大力推进新能源、绿色食品、康养中心、民俗文化旅游、经济一体化项目,不断加快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形成以智能化主导的煤炭产业,以农文旅主导的现代化农业,以光伏、风电主导的新能源新兴产业,以城市中心综合体主导的现代化新型服务业四大支柱产业体系。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阔步迈进,助力全市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