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玉绿化历程中群众动员研究
文章字数:3179
右玉生态建设奇迹是党的群众动员的生动实践。右玉绿化伟业开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当时没有足够的资金保障、充分的物资供应、成熟的技术支持和先进的机械设备,右玉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奋战在1969平方公里的塞北高原上,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历经70余年的接续奋斗,把过去的“不毛之地”变成了现在的“塞上绿洲”,彻底解决了右玉人民生存发展的难题,改写了右玉几百年来“生态衰则文明衰”的历史局面。可以说,生态建设的右玉案例已经不只是一项绿化工程的完成,更是右玉县委以自身强大动员能力在人民群众中凝心聚力的伟大实践。
一、右玉绿化历程中群众动员的主要方式
动员方式的选择极大地影响着群众动员成效。右玉绿化过程中党之所以能够最大程度地动员起十余万劳动人员,汇集起庞大的物资支援,理顺了各种关系,实现了各方团结合作,保证了长达70余年植树造林工作的顺利推进,离不开丰富多样、灵活多变、因地制宜的群众动员方式。
1、情感动员。人是感性的存在物,人在社会领域内所从事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情感动员就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方式,使广大群众受情感因素的推动,产生植树造林的强烈情感力量。植树誓师动员大会是右玉绿化中最常见的情感动员方式。1950年,年轻的县委书记张荣怀代表右玉人第一次作了植树动员报告:“右玉要想富,就得风沙住。要想风沙住,就得多栽树。”这次誓师动员大会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鼓舞了右玉人的斗志,人们的植树热情如火如荼,激发出极大的社会劳动热情,他们纷纷扛起铁锹,激情澎湃、昂扬奋发,向压迫了数百年的风沙宣战,齐心协力迈出了防风固沙的第一步,右玉绿化史上的第一场战役正式打响。
2、竞赛动员。竞争是群众动员的有效方式,在竞争的过程中亲身实践、积极进取,从而激发好胜心,增强行动力,提高创新意识,以更为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新的实践活动。在植树造林之前,1950年春,右玉召开“三干”会议,县委书记张荣怀提出了第一个向风沙宣战的口号,并制定了具体的植树任务,拉开了绿化右玉大地的序幕。从1950年春到1951年秋,全县共组织了四次爱国造林竞赛活动。竞赛活动开始后,人人表决心、下战书、比速度,极大地鼓舞了群众的植树斗志,在两年时间里共植树2.4万余亩,零星栽树5万多株。第二任县委书记王矩坤上任后,每年春秋两季通过组织万人造林大会战来调动老百姓种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人们的劳动热情。
3、示范动员。示范动员就是通过宣传榜样的先进事迹与价值观念,使群众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并自觉外化为自身实践活动,最终促成动员目标的达成。在右玉绿化过程中,右玉县委树立与宣传了大量先进典型,用榜样精神的先进性提升群众参与的广泛性,汇聚起群众力量。老百姓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有力地促进了植树造林的顺利推进。在右玉小南山森林公园中,矗立着一座20米高的绿化丰碑,上面镌刻着100多位右玉绿化功臣的名字,他们中有的早已离世,有的还在这块从荒漠改造成为翡翠般绿荫覆盖的土地上继续为右玉的绿化作贡献,他们都是右玉县委选树的先进典型,也是后人学习的模范。
二、右玉绿化历程中群众动员取得的成效
整个右玉绿化过程,右玉人民在党的强大组织动员下,不分干部群众、无论男女老少,齐心协力一起上,不讲条件埋头干,做到了“全县一盘棋,党群一条心”,实现了“沙洲”变“绿洲”的目标,铸就了弥足珍贵的右玉精神。
1、夯实了群众基础,凝聚了奋斗力量。新中国成立初期,右玉风沙肆虐、水土流失、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频发,农业生产极其困难,人民生活极度贫困,“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在这样恶劣的生存环境和巨大的现实困境面前,右玉县委始终秉持办法就在群众中的信念,坚信群众的实践是最丰富最生动的实践,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智慧和力量,动手发动群众。在植树造林过程中,右玉的老百姓加深了对共产党的认识,加深了对共产党的县委书记和共产党的干部的认识,进而团结在党的旗帜下,物质不够精神补,资金不够义务补,镢头加窝头,觉悟加义务,不断应对来自各方面困难,打赢了一场又一场旷日持久、艰苦卓绝的造林绿化战役。
2、改善了生态环境,造福了人民群众。历经70余年植树造林,右玉林木绿化率从不足0.3%上升到57%,塞上绿洲生态奇迹的取得,极大地改善了右玉人民的生存状况,让右玉人彻底告别了过去“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的生存环境,也找到了一条北方生态脆弱地区绿色发展的新路子。70余年植树造林工程成功惠及了老百姓,让老百姓享受到科学种树的“甜果”。今天右玉人民依靠良好的生态优势,持续做好转化绿、拓展绿、提升绿、共享绿“四篇绿色文章”,拓展生态产业链,做大做强生态经济,让右玉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3、发扬了优良传统,铸就了精神丰碑。右玉绿化造林历时70余年,规模宏大,成效突出。从曾经的黄沙漫漫,到如今的绿意盎然,不仅创造了惊人的生态奇迹,也铸就了宝贵的右玉精神。新中国成立以来,右玉县委、县政府一班人胸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一任接着一任干率领全县干部群众坚持不懈植树造林、防风固沙;无数的党员干部发扬“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的优良作风,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充分发挥自身先锋引领作用,以实际行动投身于绿化实践中;右玉的老百姓坚持自力更生,以“一把铁锹两只手,干罢春夏干秋冬”的昂扬斗志痴心播绿,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一生。
三、右玉绿化历程中群众动员的经验启示
一部右玉绿化史,是一部党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历史。在植树造林的历史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群众动员经验,主要包括:坚持党的领导、维护人民利益、站稳群众立场、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动员等。新时代深刻理解并有效运用这些历史经验,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发挥群众动员治理效能、赓续红色血脉题中的应有之义。
1、坚持党的领导是群众动员工作的根本保障。右玉绿化历程中的群众动员工作是中国共产党政治领导力的生动体现。从“右玉要想富,就得风沙住;想要风沙住,就得多栽树;想要家家富,每人十棵树”这一动员目标的提出,到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发动,再到统筹各方力量保障植树造林的顺利完成,都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正是右玉绿化历程中群众动员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正是在党的领导下,右玉人民在痴心播绿的过程中迸发了“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巨大能量。这种一呼百应的植树热情、勠力同心的团结奋斗、改天换地的巨大能量无不体现着右玉县委的强大群众动员能力。
2、以人民为中心是群众动员工作的力量源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站稳群众立场是右玉生态奇迹能够创造的关键因素。右玉绿化造林是右玉人民群众进行新的历史创造的过程,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开展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强大依靠。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于人民,右玉生态建设的成功正是践行唯物史观的典型体现。右玉绿化工程本身就是一项民心工程,是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充分尊重人民的心声意愿,增进人民福祉的过程。在植树造林的过程中,县委在动员目标制定和具体政策实施方面都以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出发点,发出植树动员号召,组织群众、发动群众、鼓励群众,从而凝聚起建设美好家园的强大力量。
3、丰富动员方式是群众动员工作的重要保证。动员方式是动员主体为了发动群众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完成特定动员任务所采取的方式和手段。作为一种技术性的因素,动员方式的选择极大地影响着右玉绿化过程中群众动员成效。70余年绿化造林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最大程度地动员起数万的劳动人员,实现各方团结合作和有效协调,保证右玉绿化工程的进度,离不开丰富多样、灵活多变的群众动员方式。植树造林过程中,右玉县委运用了灵活多样的方式动员最广泛的右玉人民群众参加到绿化中来,其中主要包括发挥组织作用、采用情感动员、加强思想教育、宣传先进典型、开展竞赛活动等多种方式把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促进团结协作,使得全县一盘棋,党群一条心。
(作者单位:山西右玉干部学院)
一、右玉绿化历程中群众动员的主要方式
动员方式的选择极大地影响着群众动员成效。右玉绿化过程中党之所以能够最大程度地动员起十余万劳动人员,汇集起庞大的物资支援,理顺了各种关系,实现了各方团结合作,保证了长达70余年植树造林工作的顺利推进,离不开丰富多样、灵活多变、因地制宜的群众动员方式。
1、情感动员。人是感性的存在物,人在社会领域内所从事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情感动员就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方式,使广大群众受情感因素的推动,产生植树造林的强烈情感力量。植树誓师动员大会是右玉绿化中最常见的情感动员方式。1950年,年轻的县委书记张荣怀代表右玉人第一次作了植树动员报告:“右玉要想富,就得风沙住。要想风沙住,就得多栽树。”这次誓师动员大会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鼓舞了右玉人的斗志,人们的植树热情如火如荼,激发出极大的社会劳动热情,他们纷纷扛起铁锹,激情澎湃、昂扬奋发,向压迫了数百年的风沙宣战,齐心协力迈出了防风固沙的第一步,右玉绿化史上的第一场战役正式打响。
2、竞赛动员。竞争是群众动员的有效方式,在竞争的过程中亲身实践、积极进取,从而激发好胜心,增强行动力,提高创新意识,以更为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新的实践活动。在植树造林之前,1950年春,右玉召开“三干”会议,县委书记张荣怀提出了第一个向风沙宣战的口号,并制定了具体的植树任务,拉开了绿化右玉大地的序幕。从1950年春到1951年秋,全县共组织了四次爱国造林竞赛活动。竞赛活动开始后,人人表决心、下战书、比速度,极大地鼓舞了群众的植树斗志,在两年时间里共植树2.4万余亩,零星栽树5万多株。第二任县委书记王矩坤上任后,每年春秋两季通过组织万人造林大会战来调动老百姓种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人们的劳动热情。
3、示范动员。示范动员就是通过宣传榜样的先进事迹与价值观念,使群众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并自觉外化为自身实践活动,最终促成动员目标的达成。在右玉绿化过程中,右玉县委树立与宣传了大量先进典型,用榜样精神的先进性提升群众参与的广泛性,汇聚起群众力量。老百姓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有力地促进了植树造林的顺利推进。在右玉小南山森林公园中,矗立着一座20米高的绿化丰碑,上面镌刻着100多位右玉绿化功臣的名字,他们中有的早已离世,有的还在这块从荒漠改造成为翡翠般绿荫覆盖的土地上继续为右玉的绿化作贡献,他们都是右玉县委选树的先进典型,也是后人学习的模范。
二、右玉绿化历程中群众动员取得的成效
整个右玉绿化过程,右玉人民在党的强大组织动员下,不分干部群众、无论男女老少,齐心协力一起上,不讲条件埋头干,做到了“全县一盘棋,党群一条心”,实现了“沙洲”变“绿洲”的目标,铸就了弥足珍贵的右玉精神。
1、夯实了群众基础,凝聚了奋斗力量。新中国成立初期,右玉风沙肆虐、水土流失、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频发,农业生产极其困难,人民生活极度贫困,“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在这样恶劣的生存环境和巨大的现实困境面前,右玉县委始终秉持办法就在群众中的信念,坚信群众的实践是最丰富最生动的实践,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智慧和力量,动手发动群众。在植树造林过程中,右玉的老百姓加深了对共产党的认识,加深了对共产党的县委书记和共产党的干部的认识,进而团结在党的旗帜下,物质不够精神补,资金不够义务补,镢头加窝头,觉悟加义务,不断应对来自各方面困难,打赢了一场又一场旷日持久、艰苦卓绝的造林绿化战役。
2、改善了生态环境,造福了人民群众。历经70余年植树造林,右玉林木绿化率从不足0.3%上升到57%,塞上绿洲生态奇迹的取得,极大地改善了右玉人民的生存状况,让右玉人彻底告别了过去“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的生存环境,也找到了一条北方生态脆弱地区绿色发展的新路子。70余年植树造林工程成功惠及了老百姓,让老百姓享受到科学种树的“甜果”。今天右玉人民依靠良好的生态优势,持续做好转化绿、拓展绿、提升绿、共享绿“四篇绿色文章”,拓展生态产业链,做大做强生态经济,让右玉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3、发扬了优良传统,铸就了精神丰碑。右玉绿化造林历时70余年,规模宏大,成效突出。从曾经的黄沙漫漫,到如今的绿意盎然,不仅创造了惊人的生态奇迹,也铸就了宝贵的右玉精神。新中国成立以来,右玉县委、县政府一班人胸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一任接着一任干率领全县干部群众坚持不懈植树造林、防风固沙;无数的党员干部发扬“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的优良作风,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充分发挥自身先锋引领作用,以实际行动投身于绿化实践中;右玉的老百姓坚持自力更生,以“一把铁锹两只手,干罢春夏干秋冬”的昂扬斗志痴心播绿,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一生。
三、右玉绿化历程中群众动员的经验启示
一部右玉绿化史,是一部党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历史。在植树造林的历史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群众动员经验,主要包括:坚持党的领导、维护人民利益、站稳群众立场、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动员等。新时代深刻理解并有效运用这些历史经验,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发挥群众动员治理效能、赓续红色血脉题中的应有之义。
1、坚持党的领导是群众动员工作的根本保障。右玉绿化历程中的群众动员工作是中国共产党政治领导力的生动体现。从“右玉要想富,就得风沙住;想要风沙住,就得多栽树;想要家家富,每人十棵树”这一动员目标的提出,到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发动,再到统筹各方力量保障植树造林的顺利完成,都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正是右玉绿化历程中群众动员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正是在党的领导下,右玉人民在痴心播绿的过程中迸发了“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巨大能量。这种一呼百应的植树热情、勠力同心的团结奋斗、改天换地的巨大能量无不体现着右玉县委的强大群众动员能力。
2、以人民为中心是群众动员工作的力量源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站稳群众立场是右玉生态奇迹能够创造的关键因素。右玉绿化造林是右玉人民群众进行新的历史创造的过程,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开展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强大依靠。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于人民,右玉生态建设的成功正是践行唯物史观的典型体现。右玉绿化工程本身就是一项民心工程,是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充分尊重人民的心声意愿,增进人民福祉的过程。在植树造林的过程中,县委在动员目标制定和具体政策实施方面都以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出发点,发出植树动员号召,组织群众、发动群众、鼓励群众,从而凝聚起建设美好家园的强大力量。
3、丰富动员方式是群众动员工作的重要保证。动员方式是动员主体为了发动群众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完成特定动员任务所采取的方式和手段。作为一种技术性的因素,动员方式的选择极大地影响着右玉绿化过程中群众动员成效。70余年绿化造林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最大程度地动员起数万的劳动人员,实现各方团结合作和有效协调,保证右玉绿化工程的进度,离不开丰富多样、灵活多变的群众动员方式。植树造林过程中,右玉县委运用了灵活多样的方式动员最广泛的右玉人民群众参加到绿化中来,其中主要包括发挥组织作用、采用情感动员、加强思想教育、宣传先进典型、开展竞赛活动等多种方式把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促进团结协作,使得全县一盘棋,党群一条心。
(作者单位:山西右玉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