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填补缺失的“亲情地图”
文章字数:908
本报讯(记者 赵宏伟 聂慧丽 朱怡)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位志愿者,她的出现如同冬日暖阳,照亮了困境儿童黯淡的生活。她的故事不仅是个体善意的温暖印记,更是社会关爱力量汇聚的生动缩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爱心妈妈”林小娜,聆听她和困境儿童的故事。
林小娜,是个土生土长的朔城区人。投身志愿服务的想法由来已久,直到孩子渐渐长大,生活有了闲暇后,她毅然加入市社会工作协会,成为了一名志愿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说:“我是大概2018年到2019年这段时间加入的。现在负责给我市留守儿童、乡村学校去上一些课程,比如科学课、乐高课、社会情感、心理学等方面的课程。”
去年,林小娜在“志愿者”的基础上又解锁了一个新身份——“爱心妈妈”。她回忆说,去年妇联想招募一批“爱心妈妈”,当时就特别想参加。从那以后,林小娜便成了两名困境儿童的“妈妈”。他们是一对姐弟,父母离婚后,妈妈失联,爸爸常年不归家,起初他们和爷爷奶奶生活,奶奶去世后只剩爷爷照顾他们。据林小娜回忆说,她第一次去这孩子的家里时,两个孩子在院子里玩,脸黑黑的,衣服也特别脏,男孩还穿着漏脚趾的鞋,她当时就特别震惊,因为在她的印象里,现在不应该有这样的孩子,当时她看见就心里特别难受。
特殊的成长环境,让姐弟俩性格内向、胆怯,对这个陌生的“妈妈”比较排斥。为了拉近彼此的距离,林小娜经常到家里去看望和陪伴他们,这样坚持了半年多时间,姐弟俩逐渐敞开了心扉,开始接纳她。她说:“有一次早上接他们参加活动,去了家里,有赠送的酸奶,他们走的时候就主动拿了一个酸奶给我递过来,我当时心里一下就特别温暖,因为觉得他们懂得关心我了,他们开始跟我互动了。”
在林小娜坚持不懈的付出下,两孩子也变得话多了起来,开始主动融入集体、结交朋友。现在孩子们跟林小娜什么也敢说了。
在林小娜看来,每一次的陪伴、每一个关怀的举动,或许只是微薄之力,却能成为困境儿童成长路上的“暖阳”。而对于这份志愿工作,她有着自己的感悟与展望。林小娜表示,在能力范围之内,尽自己的一份爱心,然后让社会上更多身处困境的儿童,能够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一丝温暖,我觉得这就是我做这份工作最大的意义,希望他们也能够将更多的爱传递给更需要的人,让这份爱传递下去。
林小娜,是个土生土长的朔城区人。投身志愿服务的想法由来已久,直到孩子渐渐长大,生活有了闲暇后,她毅然加入市社会工作协会,成为了一名志愿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说:“我是大概2018年到2019年这段时间加入的。现在负责给我市留守儿童、乡村学校去上一些课程,比如科学课、乐高课、社会情感、心理学等方面的课程。”
去年,林小娜在“志愿者”的基础上又解锁了一个新身份——“爱心妈妈”。她回忆说,去年妇联想招募一批“爱心妈妈”,当时就特别想参加。从那以后,林小娜便成了两名困境儿童的“妈妈”。他们是一对姐弟,父母离婚后,妈妈失联,爸爸常年不归家,起初他们和爷爷奶奶生活,奶奶去世后只剩爷爷照顾他们。据林小娜回忆说,她第一次去这孩子的家里时,两个孩子在院子里玩,脸黑黑的,衣服也特别脏,男孩还穿着漏脚趾的鞋,她当时就特别震惊,因为在她的印象里,现在不应该有这样的孩子,当时她看见就心里特别难受。
特殊的成长环境,让姐弟俩性格内向、胆怯,对这个陌生的“妈妈”比较排斥。为了拉近彼此的距离,林小娜经常到家里去看望和陪伴他们,这样坚持了半年多时间,姐弟俩逐渐敞开了心扉,开始接纳她。她说:“有一次早上接他们参加活动,去了家里,有赠送的酸奶,他们走的时候就主动拿了一个酸奶给我递过来,我当时心里一下就特别温暖,因为觉得他们懂得关心我了,他们开始跟我互动了。”
在林小娜坚持不懈的付出下,两孩子也变得话多了起来,开始主动融入集体、结交朋友。现在孩子们跟林小娜什么也敢说了。
在林小娜看来,每一次的陪伴、每一个关怀的举动,或许只是微薄之力,却能成为困境儿童成长路上的“暖阳”。而对于这份志愿工作,她有着自己的感悟与展望。林小娜表示,在能力范围之内,尽自己的一份爱心,然后让社会上更多身处困境的儿童,能够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一丝温暖,我觉得这就是我做这份工作最大的意义,希望他们也能够将更多的爱传递给更需要的人,让这份爱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