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晚报6版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福建柘荣:一把剪刀“剪”出新天地
文章字数:979
  在闽东柘荣县,若问起当地人的骄傲,刀剪便是其中之一。肇始于明末清初的柘荣刀剪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炉火熊熊叮当响,家家户户打铁忙”曾经是这里的生动写照。而如今,这项传统手艺从小作坊的叮当锤响发展为现代化的智能生产。柘荣刀剪在百年淬炼中不断突破发展边界,“剪”出了一片新天地。
  曾经的柘荣刀剪企业散落在居民区,发展难以形成合力,环保也是个问题,产业整体大而不强。为推动刀剪产业转型升级,刀剪产业园应运而生。
  走进柘荣县砚山洋刀剪产业园,各家刀剪企业比肩而立,厂房错落有致。“目前柘荣共有92家刀剪企业,均在产业园区内。”柘荣县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主任金衔告诉记者,自2007年该产业园成立以来,陆续引导散落在居民区的刀剪企业集中到产业园区发展,并推动企业合并重组。
  刀剪企业“退城入园”,让相关支持政策能够精准滴灌,在发展的同时兼顾环保。金衔介绍,以2023年柘荣县出台的促进刀剪产业转型升级的措施为例,均是基于刀剪产业园区进行谋划,针对企业需求,提供资金奖励、研发补贴、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等支持政策。同时,将企业集中在园区内发展,统一处理生产废料,生态环保的监管力度和效率也得到了提升。“集中发展破解了发展与环保的两难抉择,走出了绿色发展的道路。”金衔说。
  产业园区的建设与完善,使得企业间的关系从以往的“互不打扰”转变为团结协作。
  “产业集群增强了企业分工协作的能力,园区企业可以共享科技创新成果,降低成本。”金衔介绍,以剪刀生产过程中的冲胚和热处理两道工序为例,园区内所有企业均集中委托给几家企业,不但专业化程度高,还降低了园区企业的设备持有成本。
  “刀剪企业从‘散落星辰’到‘链式聚变’,真正实现了降本增效。”魏定峰说。
  一端是生产,一端是市场。柘荣刀剪以碳钢剪为主,其特点是锋利、耐用、硬度大。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柘荣的碳钢剪依旧保有90%的全国市场份额,关键在于关注市场变化,守正创新。
  “目前柘荣刀剪产品包括民用剪、服装剪、园林剪等20个系列106个品种。”金衔说,企业会根据批发商反馈的市场情况,积极调整生产策略,开发新产品。
  从小作坊式的粗放生产到产业园区的集约发展,从企业间平行发展到聚链成势,从单一产品到拥抱市场变化,柘荣刀剪产业不断跳出传统窠臼,拥抱现代化。这座人口不足12万的山区小县,正以一把传承百年的剪刀,撬动工业转型的杠杆,让刀剪这一“老行当”实现锻铁成金。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