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仁市新家园乡强堡垒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文章字数:1008
本报讯(记者 赵福胜)近年来,怀仁市新家园乡党委通过借鉴学习、结合实际,坚持以“四子”工作法为抓手,持续加大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力度,不断推进基层党组织全面加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2024年,全乡粮食总产量达到9360万斤,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100元,同比增长2.1%、7.2%,新家园乡党委被评为朔州市“整县提升整乡推进先进单位”。
“过筛子”排查定对象。严格对照“五个好”农村党支部标准,紧盯农村软弱涣散党组织现状,从严落实“村村走到”要求,乡党委班子成员先后深入全乡16个农村,通过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等方式,逐一“过筛子”排查,精准确定对象。严格履行基层自评、联席会议讨论、乡党委认定的程序,全覆盖进行排查,先后确定新家园村、尚希庄村、北辛村党支部为软弱涣散农村党组织。
组班子谋划明路径。成立以乡党委书记为队长的整顿工作队,吸纳乡机关3名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为成员,入户走访党员群众,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找出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支部工作条例,研究制定《整顿农村软弱涣散党支部实施方案》,提出整顿工作的目标任务、整顿重点、方法步骤、完成时限和保障措施,列出问题清单,量化细化整顿工作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到人、责任到岗、责任到底。
“配方子”施治祛病根。在整顿过程中,坚持分类施策,采取“一支部一方案、一问题一措施”的方法,出实招、下猛药、治硬伤,着力解决党员干部政治站位不高的问题、头雁本领不强和本事不大的问题、村集体“穷”的问题、村容村貌“乱”的问题、信访突出的问题,全力推动整顿工作见行见效、走深走实。
建机制管理促规范。坚持把制度建设贯穿整顿工作全过程,牢牢把握原则性、实用性、操作性,建立完善了农村党支部工作15项制度,如村党支部工作职责、村党支部书记工作职责、“三会一课”制度、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四议两公开”制度、党务公开制度、民主决策制度、村党支部任期目标责任制等。这些制度的制定和落实,不仅提升了农村党支部工作规范化水平,而且从源头上巩固了整顿农村软弱涣散党组织工作成果。
通过不断加强党组织建设,昔日“软弱涣散”村早已大变样。怀仁市新家园乡犹如凤凰涅槃般,迈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如今,在强有力的乡党委带领下,一座座堡垒筑强了,一件件实事办成了,一串串果实结满了,乡村振兴的“冲锋号”已经在全乡遍地吹响。
“过筛子”排查定对象。严格对照“五个好”农村党支部标准,紧盯农村软弱涣散党组织现状,从严落实“村村走到”要求,乡党委班子成员先后深入全乡16个农村,通过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等方式,逐一“过筛子”排查,精准确定对象。严格履行基层自评、联席会议讨论、乡党委认定的程序,全覆盖进行排查,先后确定新家园村、尚希庄村、北辛村党支部为软弱涣散农村党组织。
组班子谋划明路径。成立以乡党委书记为队长的整顿工作队,吸纳乡机关3名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为成员,入户走访党员群众,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找出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支部工作条例,研究制定《整顿农村软弱涣散党支部实施方案》,提出整顿工作的目标任务、整顿重点、方法步骤、完成时限和保障措施,列出问题清单,量化细化整顿工作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到人、责任到岗、责任到底。
“配方子”施治祛病根。在整顿过程中,坚持分类施策,采取“一支部一方案、一问题一措施”的方法,出实招、下猛药、治硬伤,着力解决党员干部政治站位不高的问题、头雁本领不强和本事不大的问题、村集体“穷”的问题、村容村貌“乱”的问题、信访突出的问题,全力推动整顿工作见行见效、走深走实。
建机制管理促规范。坚持把制度建设贯穿整顿工作全过程,牢牢把握原则性、实用性、操作性,建立完善了农村党支部工作15项制度,如村党支部工作职责、村党支部书记工作职责、“三会一课”制度、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四议两公开”制度、党务公开制度、民主决策制度、村党支部任期目标责任制等。这些制度的制定和落实,不仅提升了农村党支部工作规范化水平,而且从源头上巩固了整顿农村软弱涣散党组织工作成果。
通过不断加强党组织建设,昔日“软弱涣散”村早已大变样。怀仁市新家园乡犹如凤凰涅槃般,迈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如今,在强有力的乡党委带领下,一座座堡垒筑强了,一件件实事办成了,一串串果实结满了,乡村振兴的“冲锋号”已经在全乡遍地吹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