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垃圾集中整治攻坚行动战果丰
文章字数:1191

清晨6点,市区的街道尚未完全苏醒,环卫作业车已驶入城乡结合部,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积存多日的建筑垃圾被逐一清运。这是我市自3月1日以来,开展垃圾集中整治攻坚行动的第26天,一场以“全域无垃圾死角”为目标的城市“美颜”战役已取得明显战果。
“这条背街小巷的垃圾堆了有两个多月,这几天天气暖和了,中午想开会儿窗也不敢开。”家住北旺庄街道的李大妈指着正在作业的铲车感慨道。像这样的卫生死角,曾是市民投诉的“重灾区”。
此次行动中,市城市管理局以问题为导向,重点对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居民小区周边、城乡结合部等区域的垃圾杂物进行了全面清理,截至目前,共出动环卫工人2600人次,清扫车辆550台次,清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杂物等各类垃圾1.5万余吨,属于环卫管理范围内的城中村无主垃圾基本“清零”,主次干道、公共场所均按照《城市道路清扫保洁质量与评价标准》进行作业,机械化清扫率达85%以上。
对属于乡镇(街道办)管理范围内的城中村、背街小巷和城市规划区范围外的村庄及村庄道路周边各类垃圾进行了集中清理,共清理生活垃圾、农业垃圾(秸秆、地膜、棚膜、农资包装瓶袋)、“五堆”(粪堆、渣堆、煤堆、土堆、垃圾堆)等各类垃圾3.7万余吨,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改观,村庄垃圾基本达到日产日清。
工矿企业及周边,以煤矿、煤炭洗选企业、储售煤场、发煤站台、燃煤发电、煤化工、水泥、陶瓷、耐火材料等工业企业为整治重点,组织执法人员对183家工矿企业内外环境卫生进行帮扶检查,出动清洁人员500余人,清理企业内部卫生、周边道路、沟渠、绿化带等区域垃圾1500余吨,有效改善了周边环境卫生。
在国省县乡道路及铁路沿线,朔州东站每日安排20余人对停车场及进站道路环境进行整治,出动清扫车辆进行清扫,并在站前广场设置20个垃圾桶。在高速公路累计出动人员1200人次,出动机械设备31台次,清扫路面969万平方米,清扫垃圾23.56吨,维修标志标牌344块。农村公路重点对城市周边道路、旅游公路以及重要通道进行整治,累计出动人员950人次,投入机械设备135台次,清扫路面660公里,清运垃圾1400立方米。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重点对城市周边道路以及朔城区环线道路进行整治,共出动人员2591人次,投入机械设备319台次,累计清扫路面4268公里,清运垃圾470余立方米。铁路沿线,聚焦上跨铁路桥梁、铁路道口、公铁并行地段等重点部位,扎实开展轻飘浮物处置、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内烧荒、树木倒伏等专项整治,处理轻质漂浮物、硬质漂浮物和生活垃圾31处。截至目前,基本实现国省干道、高速公路、县乡公路和铁路等道路沿线和两侧可视范围内无生产生活垃圾、堆物,路域环境干净整洁,出行通畅。
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攻坚行动期间将加大巡查力度,下一步,该局还将建立常态化管理机制,确保“一时净”变“一直净”。
整治行动还在继续,而我市的新风貌,将随着一车车垃圾的消失逐渐清晰。正如市民白敏在朋友圈的留言:“干净的朔州,是大家一起‘扫’出来的答案。”
记者 武跃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