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笔记要避免三个误区
文章字数:680
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写一遍。学生在做好笔记的同时,也要警惕“笔记误区”。
笔记不等于照抄板书。照抄板书之类的笔记没什么太大意义,不但耗费很多时间,还有可能因为一心一意去抄板书而忽略教师所讲的重点部分,反而得不偿失。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做笔记的同时加强思考,多听多思。课堂上,学生应以听讲和思考为主,思维紧跟着教师走,不必过分追求笔记内容的完整性、全面性,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做选择性记录:一是在不损失信息的情况下,可适当简化笔记,提升记录效率;二是选择适用的记录语言,比如有的专有名词较长,可用符号来代替;三是不必将所有内容都记在笔记本上,可在书上相关内容处做标记,等课后再看需不需要补充到笔记本上。记笔记更重要的是记框架、记思路、记方法、记重难点、记易错点。
笔记不能记完就搁置。笔记要隔一段时间就拿出来翻一翻、理一理,在翻阅的过程中对笔记进行补充和更新。借助课后翻阅、整理笔记,学生一方面可以补充之前没有记完整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可以复习课上学过的内容,检查自己掌握的知识点有没有错漏的地方。笔记最好要趁课上记忆还清晰时进行修正、完善。修正后的笔记将减少日后复习时对笔记的疑惑和不解,提升复习效率。当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做二次笔记,即从课堂笔记中筛选出更为核心的内容记录下来,从这一过程中学会提炼与反思。
笔记不可忽略课前预习。有的学生认为,做笔记只需课堂上勤听勤记。事实并非如此,为了在课上高效做好笔记,学生应更重视课前预习。因为预习可以帮助学生提前了解上课内容,对学习的重点与难点进行预判,从而能在课堂上更有针对性地做好笔记。 据《中国教育报》作者:姚安全
笔记不等于照抄板书。照抄板书之类的笔记没什么太大意义,不但耗费很多时间,还有可能因为一心一意去抄板书而忽略教师所讲的重点部分,反而得不偿失。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做笔记的同时加强思考,多听多思。课堂上,学生应以听讲和思考为主,思维紧跟着教师走,不必过分追求笔记内容的完整性、全面性,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做选择性记录:一是在不损失信息的情况下,可适当简化笔记,提升记录效率;二是选择适用的记录语言,比如有的专有名词较长,可用符号来代替;三是不必将所有内容都记在笔记本上,可在书上相关内容处做标记,等课后再看需不需要补充到笔记本上。记笔记更重要的是记框架、记思路、记方法、记重难点、记易错点。
笔记不能记完就搁置。笔记要隔一段时间就拿出来翻一翻、理一理,在翻阅的过程中对笔记进行补充和更新。借助课后翻阅、整理笔记,学生一方面可以补充之前没有记完整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可以复习课上学过的内容,检查自己掌握的知识点有没有错漏的地方。笔记最好要趁课上记忆还清晰时进行修正、完善。修正后的笔记将减少日后复习时对笔记的疑惑和不解,提升复习效率。当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做二次笔记,即从课堂笔记中筛选出更为核心的内容记录下来,从这一过程中学会提炼与反思。
笔记不可忽略课前预习。有的学生认为,做笔记只需课堂上勤听勤记。事实并非如此,为了在课上高效做好笔记,学生应更重视课前预习。因为预习可以帮助学生提前了解上课内容,对学习的重点与难点进行预判,从而能在课堂上更有针对性地做好笔记。 据《中国教育报》作者: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