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3版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身体出现6个信号能说明“血液循环”不好吗
文章字数:1705
  血管是连接人体所有器官的一个大型网络,各细胞、组织都依赖“血液循环”获取营养物质,代谢废物。
  我们常说的“血液循环”到底指什么?血液循环不好有哪些表现?
  血液循环差,全身受影响
  血液循环系统是人体输送氧气、营养物质和废物的网络,主要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大路径。
  体循环又称“大循环”,是血液从心脏流向全身各器官和组织、再返回心脏的过程。
  肺循环也称“小循环”,是血液从心脏流向肺部进行氧气交换、再返回心脏的过程。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万洁表示,血液循环不良是指血流量减少、血管堵塞等障碍。血液循环差,全身多个器官都会受影响。
  大血管处的血液循环不良,可能由血栓堵塞、心脏泵血功能不足等引发,会导致重要器官或组织缺血,如果发生突然,易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比如,脑部大血管血液循环不良,可能诱发缺血性脑卒中;心脏血液循环不良,可能诱发心梗;四肢动脉循环不良,可能诱发动脉闭塞症等。
  血液循环不良还可能发生在小血管,如“糖尿病足”就是周围小血管循环不良的后果。
  血液循环不良有6个信号
  专家表示,血液循环不良的早期迹象不明显,因为人体存在代偿机制。如果小血管堵塞,身体会开辟新的分支血管迂回过去,也叫做侧支循环。
  小血管堵塞较多,超出人体代偿能力时,会出现明显循环障碍,具体表现为:
  1.手脚冰凉、麻木
  人体有自我保护机制,血液循环不佳时身体会优先保障内脏器官的需求供应,四肢等部位就容易率先出现异常信号,比如:
  手脚温度比身体其他部位的温度更低;久坐时脚趾灼痛;行走后大腿、小腿或臀部疼痛,休息后疼痛消失;可出现手脚麻木,甚至是跛行等严重症状。
  2..头晕
  当体循环不良影响到大脑的血液供应时,可能出现头晕、眼花、注意力不集中、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快速站立或体位改变时更易出现。
  3.气短
  肺内气体交换,需要通过血液循环来保证,如果心脏不能将动脉血及时有效地泵出,就会造成胸闷、气短、憋喘等情况。
  4.脚趾毛发脱落
  当末梢血液循环变差,脚部毛发的血供就会减少,毛发变薄、脱落。而且,下肢血液循环变差导致的腿部肿胀,也会加重脚部毛发脱落。
  5.下肢水肿
  心功能不全会导致全身血液循环不良,出现下肢水肿、小腿皮肤发炎等表现,严重者腿部皮肤还会发红、瘙痒、感染等。
  6.消化能力下降
  胃肠道血液循环差,会导致食欲下降、早饱、腹胀等,还可能出现便秘或营养不良。
  8件事帮你改善循环不良
  专家提醒,如果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找医生评估。
  改变生活方式是基础,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范建民提醒,改善血液循环,先要做好8件事。
  1.加强营养
  营养不良会严重影响血液循环,日常既不能暴饮暴食,也不能厌食偏食。
  每天尽量保证一斤蔬菜半斤水果、水产类食物和畜禽肉类各40-75克、1个鸡蛋、1杯300毫升的奶、5个麻将块大小的豆腐。
  2.控好血糖水平
  高血糖对血管的伤害是全身性的,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最终形成微血栓或微血管闭塞。
  控糖可以将部分精制米面换成粗粮,如薯类、玉米、山药、糙米等。
  食物越精细、越软烂,升糖越快;那些不够软烂、需要细细咀嚼的食物,更有利于稳定血糖。
  先吃菜和肉,进食快一半时再吃主食,有利于餐后血糖控制。
  3.将运动坚持下去
  合理锻炼可扩张外周血管,增加血氧含量。中医也强调“动则生气”,适度活动气血才能“跑”起来。
  建议大家连续静坐、站立不要超过1小时;实在没时间运动,可在座位上适度绷脚尖、伸懒腰等。
  4.少穿紧身衣物
  建议大家尽量少穿紧身衣服,尤其在春天阳气生发之时。回家后最好换回宽松衣服,解放一下身体。
  5.远离烟草
  研究表明,吸烟者的冻疮几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这说明吸烟会严重影响血液循环。戒烟是最好的解决途径,并尽量远离二手烟。
  6.尽量让自己开心
  压力大、长期紧张,可导致内分泌调节机制失常,迷走神经兴奋,导致末端血液循环变差,出现头晕、手脚冰凉等问题。调整情绪可以试试:
  深呼吸、冥想,或者做一些能出汗的运动;听音乐、唱歌、洗热水澡、按摩;晒太阳等。
  7.局部增温
  当人体微循环血流变慢,可通过泡脚、搓手等局部加温的方式缓解。
  8.通过中医调理
  血液循环不良在中医上属于“血瘀证”范畴,生黄芪、党参、丹参、川芎、三七等益气活血药物,对缓解症状有较好效果,可在医师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