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文章字数:1295
本报讯(记者 武跃林) 今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围绕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监管执法等重点领域,采取一系列有力举措,全面加强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努力推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紧盯“稳定达标”目标,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紧盯春节期间重点时段,围绕禁燃禁放开展重点区域集中管控,执法人员盯守劝导,取得良好效果。遭遇不利气象条件时,围绕散煤、垃圾、秸秆禁烧,企业协商减排等方面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实施全市域、各行业联防联控,未发生重污染天气。今年以来,深入开展涉煤企业专项整治,共检查涉煤企业194家,取缔小煤厂、煤泥晾晒场等“散乱污”企业36家。为从根本上解决散煤污染问题,该局积极协调朔城区政府谋划了朔城区中心城区部分社区和城边村集中供热改造工程,已申报入库,项目总投资2.15亿元,已争取到省级资金8398万元。针对我市重型柴油货车多、排放量大的问题,该局联合交通部门出台了《关于加快新能源重卡推广应用的通知》,推动燃煤发电、水泥、煤矿等重点行业企业加快推进绿色交通低碳运输工作,各燃煤电厂均已通知燃煤供应商、承运商6月底前全部替换为新能源重卡,山水水泥矿石拉运车辆已全部完成替代。
紧盯“长治久清”目标,进一步巩固提升水环境质量。今年引黄补水大幅减少,水质反弹明显,断面水质超标现象时有发生。该局坚持长短结合、标本兼治,先后9次到朔城区建设路桥七里河段、应县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应县八一沟、怀仁古家坡断面等地进行现场检查,围绕生活污水直排河道问题分别下发督办通知。持续推进水污染防治及水生态修复重点项目,平鲁区马关河、源子河入桑干河水体净化与生态修复工程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应县八一沟水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河道生态恢复工程正在施工,湿地工程正在征地。朔城区恢河六期污水管网改造工程箱涵正在浇筑施工,已完成总工程量的20%,计划7月底前全部完工。强化村级饮用水源保护,出台了《建设村级标准化饮用水源地办实办好民生实事工作方案》,对全市30个村级饮用水水源地开展规范化建设,目前正在开展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方案编制等前期工作,计划11月底前全部完成。强化入河排污口监管,积极推进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项目,已完成项目初步设计及概算编制工作,预计5月开工,年底前完成。
紧盯“黄土复净”目标,加大土壤环境风险管控力度。扎实推进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强化土壤污染源头监管,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持安全稳定。严格重点建设用地土壤污染源头防控,4个已上报的“一住两公”地块全部完成土壤调查、报告评审和信息上报工作;严格土壤污染重点监管。我市重点监管单位更新至9家,目前正在开展自行监测及隐患排查工作;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全面梳理建立2025年全口径工业产废和经营单位清单,出台了《朔州市2025年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评估工作方案》,全面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评估工作。
从晨光微熹时的突击检查,到深夜灯火通明的数据分析会,市生态环境局正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守护绿水青山。“下一步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生态支撑。”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紧盯“稳定达标”目标,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紧盯春节期间重点时段,围绕禁燃禁放开展重点区域集中管控,执法人员盯守劝导,取得良好效果。遭遇不利气象条件时,围绕散煤、垃圾、秸秆禁烧,企业协商减排等方面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实施全市域、各行业联防联控,未发生重污染天气。今年以来,深入开展涉煤企业专项整治,共检查涉煤企业194家,取缔小煤厂、煤泥晾晒场等“散乱污”企业36家。为从根本上解决散煤污染问题,该局积极协调朔城区政府谋划了朔城区中心城区部分社区和城边村集中供热改造工程,已申报入库,项目总投资2.15亿元,已争取到省级资金8398万元。针对我市重型柴油货车多、排放量大的问题,该局联合交通部门出台了《关于加快新能源重卡推广应用的通知》,推动燃煤发电、水泥、煤矿等重点行业企业加快推进绿色交通低碳运输工作,各燃煤电厂均已通知燃煤供应商、承运商6月底前全部替换为新能源重卡,山水水泥矿石拉运车辆已全部完成替代。
紧盯“长治久清”目标,进一步巩固提升水环境质量。今年引黄补水大幅减少,水质反弹明显,断面水质超标现象时有发生。该局坚持长短结合、标本兼治,先后9次到朔城区建设路桥七里河段、应县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应县八一沟、怀仁古家坡断面等地进行现场检查,围绕生活污水直排河道问题分别下发督办通知。持续推进水污染防治及水生态修复重点项目,平鲁区马关河、源子河入桑干河水体净化与生态修复工程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应县八一沟水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河道生态恢复工程正在施工,湿地工程正在征地。朔城区恢河六期污水管网改造工程箱涵正在浇筑施工,已完成总工程量的20%,计划7月底前全部完工。强化村级饮用水源保护,出台了《建设村级标准化饮用水源地办实办好民生实事工作方案》,对全市30个村级饮用水水源地开展规范化建设,目前正在开展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方案编制等前期工作,计划11月底前全部完成。强化入河排污口监管,积极推进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项目,已完成项目初步设计及概算编制工作,预计5月开工,年底前完成。
紧盯“黄土复净”目标,加大土壤环境风险管控力度。扎实推进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强化土壤污染源头监管,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持安全稳定。严格重点建设用地土壤污染源头防控,4个已上报的“一住两公”地块全部完成土壤调查、报告评审和信息上报工作;严格土壤污染重点监管。我市重点监管单位更新至9家,目前正在开展自行监测及隐患排查工作;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全面梳理建立2025年全口径工业产废和经营单位清单,出台了《朔州市2025年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评估工作方案》,全面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评估工作。
从晨光微熹时的突击检查,到深夜灯火通明的数据分析会,市生态环境局正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守护绿水青山。“下一步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生态支撑。”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