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版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0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强化统筹 聚焦闭环 深化互融 强化协同
平鲁区多措并举推动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
文章字数:1262
  本报讯(记者 武跃林)近年来,平鲁区以“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智能化治理”为抓手,整合资源、优化机制,推动基层治理从“分散作战”向“协同共治”转变,全力实现群众矛盾纠纷“一窗受理、一站调处、一次办结”。
  强化统筹,构建全域治理新格局。该区坚持将党的领导贯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全过程,推进综治中心与矛调中心、信访接待中心、诉讼服务中心深度融合、一体运行,打造集信访接待、调解仲裁、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等功能于一体的社会治理综合平台,形成“指挥调度、数据集成、风险研判、多元共治”的治理新体系。建成了800多平方米综治中心,设置群众接待大厅、公共法律服务窗口、诉讼服务窗口、民商事速裁庭等15个功能区,实现综治、信访、公安、法院等部门常驻,自然资源、劳动保障、城乡建设等部门轮驻,形成“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高效模式。
  聚焦闭环,织密矛盾化解防护网。前端排查时,依托基层党组织、公安干警、网格员等力量,采取“日常+重点+专项”排查机制,全面摸排各类矛盾纠纷,实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中端调处时,深化“诉调、警调、访调”三调对接机制,推动调解与司法确认、速裁程序无缝衔接,公安部门全程跟踪纠纷类警情,严防“民转刑”案件,访调对接机制持续完善,切实做到“案结事了”。末端问效时,对“事了心不顺”等重点矛盾纠纷实行稳控,落实领导干部接访制度,推动治理模式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服务”转变。
  深化互融,筑牢风险防控防火墙。深入开展“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行动,充分发挥“门神网格员”独特优势,发挥法律顾问和速裁法庭作用,对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案件依法适用速裁程序,最大限度减少群众“诉累”。建立重点人员动态管控台账,对“三失一偏”等重点人员实施“一人一策”帮扶,加强日常走访和心理疏导,推动易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以奖代补”政策落地,指导司法行政部门对刑满释放人员开展安置帮教,实现风险隐患“早干预、早稳控”。依托“平安山西APP”“山西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系统”等平台,全量汇集各个渠道群众诉求、矛盾纠纷、治安风险隐患等信息,建立重点人员数据库,不断提升风险防控精准度。
  强化协同,激活基层治理末梢神经。科学划分网格506个,组建“网格长+网格员+街巷楼栋长+部门联络员+网格辅助员”网格服务团队,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体系,规范完善了《朔州市平鲁区专兼职网格员考核奖惩办法》,切实提升网格员履职尽职能力。构建“网格+警务+调解+巡防+电力”多部门协同配合机制,健全完善“网格巡办分离”和“问题整改督办函”机制,确保网格员集中精力开展风险隐患排查等工作。积极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治安防控,整合“人防+物防+技防”资源,维稳处突队伍、网格员、平安志愿者常态化街面巡逻,全区28所学校全部落实“四个100%”,2家公立医院、15个寄递公司以及部分重点单位全部安装视频监控、一键报警等设施,全区社会治安防控能力极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