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版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1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雁鱼灯:
现代活化再生利用创意新
文章字数:579
  本报讯(记者 刘淑花) 茶具套组、T恤、冰箱贴、书签、精美盲盒……在我市的各个景区,这一系列的“朔州有礼”文创产品随处可见,深受游客喜爱。这其中,作为国家一级文物的“雁鱼灯”的各类文创产品,更是备受青睐,而在“雁鱼灯”的活化再生利用方面,我市也在不断探索着新途径。
  “大雁和鱼的身体都是空的,点燃动物油、灯油或蜡烛后产生的油烟被灯罩收集,在大雁的腹部会装有清水,用以吸收燃烧时产生的油烟,油烟顺着鱼肚、雁头、雁颈反流下行直到雁腹部,最终进入水中让水溶解,净化空气,防止了油烟对空气的污染。水自然吸热加温,保温、散热,同时有取暖作用。”在朔城区劳模工匠席礼的创新工作室里,挂着一幅“雁鱼灯”内循环构造剖析图。
  席礼介绍说,近年来,他不断研究开发国家一级文物“雁鱼灯”的现代活化再生利用技术,受其内部构造原理启发,成功发明出多项现代实用专利技术,包括“节能环保锅炉、炉灶、除尘设备的下行、反行、倒流、反烧、中心管反烧、返烧回程、多回程”等技术,以及“下行导热、下行引导有害气体倒流入水中溶解”等技术,并在权威杂志刊发相关论文6篇,在节能环保领域获得国家专利60项、商标8件,依靠这些技术成功研制出的节能环保锅炉、炉灶等系列节能环保产品。席礼说:“我们要进一步充分挖掘文物的精美内涵,在文脉传承、文物活化利用方面,不断探索设计由文物衍生出来的适合现代人需要的文化创意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