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版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垃圾治理出重拳 朔州大地展新颜
——全市垃圾集中整治现场推进会侧记
文章字数:2004
  记者赵娟娟
  春日的朔州大地,草木蔓发新芽,道路干净整洁,出行井然有序,广场上一片热闹景象,乡村里来往村民流露着和美笑容……城乡环境变好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增强了。4月10日清晨,来自全市部分党政主要领导齐聚一堂,参加垃圾集中整治现场推进会,并进行现场观摩。透过车窗,新安装的钢制围网在晨光中泛着微光,曾经散落的垃圾点已被整齐的绿化带取代,这场以“清脏、治乱、提质”为目标的生态攻坚战,正悄然改变着全市的城乡“容颜”。
  实地走访:垃圾整治成果尽收眼底
  参会者踏入每个整治现场,目之所及,皆是蜕变。
  怀仁南高速出口,像是城市的绿色迎宾门,整洁有序,不见一丝垃圾的踪迹,让人不禁对后续行程充满期待。在怀仁东站东侧停车点,崭新的钢制围网如绿色长城般延伸,警示告知牌在春风中挺立,补植的千余株云杉已吐新绿。基层干部化身“解说员”,把各自整治工作的“家底”一一道来,数据和成果令人眼前一亮。
  各观摩点都藏着垃圾集中整治的“宝藏”。漫步在海北头乡海北头村和毛皂镇大寨村,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五堆”不见了,乱贴乱画的小广告没了踪影。
  朔城区南城街道西街小康村的社区治理如春风化雨,滋润着居民的生活。朔州老城则把垃圾整治与历史文化完美融合,古韵与新貌相得益彰。沙塄河乡官井村从细节入手,将乡村的每一处角落都擦拭得干干净净。世纪大道一路畅行,虽未停车观摩,但整洁的路面和绿化仿佛是城市的绿色丝带,侧面反映出整治工作的全面覆盖与深入推进。
  乡镇负责人绘声绘色地分享着整治的酸甜苦辣,让人深切感受到基层治理的智慧和力量。
  成果晾晒:数字见证环境蜕变奇迹
  垃圾集中整治这场攻坚战役,成果有目共睹。从数字维度看,更觉震撼。
  自全市农村垃圾整治及铁路沿线垃圾整治的号角吹响后,怀仁市一马当先、成绩斐然。清理清运各类垃圾约6180吨,让132个村庄的街巷重焕生机。各乡镇(街道)也不甘示弱,大家齐心协力,动用机械1189台次,发动群众4000余人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农业垃圾2.2万吨,这可不是简单的数字,而是乡村环境蜕变的有力见证。柴堆、粪堆没了,河道沟渠清澈了,生活污水消失了,乱贴乱画和破旧标语也被清理得干干净净,149个有碍观瞻的废品回收点得到整治,乡村颜值直线上升。
  朔城区以雷霆之势推进城乡环境整治,累计动员3000人次攻坚,城乡联动清除历史积存垃圾5万余吨,227个行政村实现垃圾收运全覆盖。90%机械化清扫率刷新道路颜值,600车次作业车辆完成360万平方米深度清洁,整治占道经营2000余处,1700吨陈年垃圾退出历史舞台,人居环境实现从“突击治标”向“长效治本”的质变跨越。
  铁路沿线的 整治同 样可圈可点。海北头乡安装、更换围网,设置警示告知牌,给铁路沿线筑起一道绿色防护网;亲和乡则坐着火车摸排养殖场,督导清理,累计清理铁路沿线垃圾641.6吨,还建立巡查机制,让垃圾无处遁形。不仅如此,各乡镇(街道)还在长效机制上下功夫,网格化管理、“红黑榜”评比、督导专班……一系列创新举措,让整治成果得以长久巩固。
  经验交流:基层智慧点亮整治新征程
  在垃圾集中整治的关键赛道上,各地干部深入一线,挖掘民众智慧、创新工作举措、凝聚强大合力,让整治工作突破困局、迈上台阶。
  海北头乡和毛皂镇作为怀仁市基层整治的代表,分享了他们的“独家秘籍”。海北头乡秉持“高标准、严质量、重成效”原则,出动大量人力和机械,在农村垃圾整治和国省县乡道路及铁路沿线整治中全面发力。清理垃圾、整治“五堆”、安装围网、补植树木,每一项工作都做得扎实细致,让乡村环境焕然一新。毛皂镇则在管理模式上大胆创新。落实三级包保责任制,让每一个角落都有人负责;推行“门前三包”,激发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制定严格考核标准,设立“最美村庄”奖项,将环境整治纳入村干部绩效考核,让大家干劲十足,营造出“人人参与,户户争优”的浓厚氛围,一系列行动让毛皂镇旧貌换新颜。
  朔城区南城街道西街村构建“村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街巷长”三级构架,划分8个网格,配置“1+3+N”网格力量,治理经验别具一格。朔州老城改造东大街步行街、优化西门部分道路、施划更多停车位、贯通东环城马道,还将着重从街区打造和文化赋能两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步行街。沙塄河乡官井村探索形成了“1+5+1”环境卫生常态化整治工作模式等。
  通过实地观摩,参会者直观感受到垃圾整治为城乡环境带来的巨大蜕变。
  这次现场推进会,是一次成果展示会,也是一次经验交流会,更是一次整治工作的新起点。它让各地看到差距、学到经验,为朔州全域环境迈向精细化、科学化、常态化治理注入了强大动力。“垃圾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任务。这不是终点,而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起点。”市委书记王帅红在总结时的话语引发共鸣。散会时,与会人员三三两两讨论着下一步的整治计划。从机械轰鸣的清理现场到制度创新的头脑风暴,这场春天的生态之约,正在书写着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绿色答卷。当月光洒在刚刚整治完毕的朔州老城青石板路上,人们仿佛听见,一座城市的生态文明协奏曲正在悄然奏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