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版
发布日期:2025年05月0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梳理课本知识 注重专题突破
初三物理备考复习指导
文章字数:1526
  中考物理复习需稳步推进,同学们在不同时段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提升应考能力。
  一、基础夯实阶段
  这一阶段是整个复习的基石,要深挖物理教材,重视基础实验和概念,并搭建知识框架。在此过程中不能只注重压强、浮力、欧姆定律电功率这样的重点章节,同学们不要忽视第七、八、十五和十六章这四个章节,有助于解决复杂问题。
  1.构建框架、梳理脉络、内化知识:复习完一个章节,制作思维导图或提炼知识框架,实现“先充盈,再压缩,最后吸收内化”。
  2.中考实验专项突破:注重细节、实操巩固、归纳提升。实验是检验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标尺,广泛分布于中考试卷之中,分值占比很大。同学们复习时要注意实验的细节、实操,并做好归纳。
  细节:教材中的实验是中考考查的核心内容。对于每一个实验,我们不仅要熟知其目的、原理,熟练掌握实验器材的选择依据、使用方法,清楚实验步骤、数据处理方法以及实验结论,更要深入理解教材编排这些实验的意图,探寻实验之间的内在联系。
  实操:实验的复习不能只停留于实验题,可以重进实验室或从生活中取材,亲自动手重温实验的操作过程。通过动手实践过程,才能真正树立起实事求是地记录和处理数据素养、误差分析意识,并提升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图像的技能。
  归纳:以三个电学实验为例,教材中“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伏安法测量电阻”“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这三个实验,在实验器材、电路图、实验步骤、数据记录表格、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多次测量的目的以及图像分析等方面,既有着极高的相似性,又存在着差异。通过横向对比,我们可以在熟悉每个实验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清晰地总结出它们的异同点,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学习效果。
  二、整合提升阶段
  归纳力、电、光、热中的重难点,并集中攻坚。在力学专题中,浮力和压强的力学综合问题往往是难点,一般会出现在多选12或13以及综合题25题,同学们要“不忘根本”,运用“受力分析”的思维流程,即先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接下来对其受力分析并画力的示意图,根据示意图列出力的平衡方程,最后运用物理公式将方程展开找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在受力分析过程中,需要把控临界态,题目中会有提示的关键词,比如“刚好”“恰好”,意味着物体此时正处于某种状态转变的边缘;又如“物体刚好离开地面”,表示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为零,物体只受重力、浮力等,但是位置还没有离开支持面。通过适当练习不同类型的题目,并及时按照类型划分归纳总结出思考的“起点”和“落脚点”。
  电学专题里,动态电路分析和计算是重点,要熟练分析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开关闭合断开时电路的状态切换情况以及电阻、电流、电压的变化情况,再结合串并联电路的规律进行计算,此类题的核心解题思路如下:1.画图定结构,明确初始态;2.抓住动态变化点;3.按照串并联电路进行逻辑链条拆解(变阻器类:从电阻变化到电流再到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开关类关键点就是画前后不同状态的最简等效电路,明确每一块电表的测量对象的变化);4.数理结合,结合图像解决临界值、极值问题。
  在这一阶段要注重错题整理分析,将前期练习和考试中的错题分类整理,针对每一道错题,深入剖析错误原因,若是概念不清,就重新理解相关概念;若是计算失误,分析是运算过程粗心还是公式记错;若是审题偏差,总结审题技巧,圈出题目中的关键词、限制条件等。
  三、模拟冲刺期
  1.全真模拟训练:严格按照中考物理考试的时间安排和要求,每周进行2至3次模拟考试。试题可以是中考真题。在考试过程中,调整心态,把每一次模拟都当作正式考试,认真对待每一道题,并合理分配答题时间。考试结束后对试卷进行深度剖析,总结解题策略。
  2.回归教材与错题:临近考试,为了稳定心态,务必减少刷题,尤其是难题,要回归教材,强化双基落实。
  据《今晚报》作者:郑洙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