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知识 突破解题瓶颈

高三政治冲刺提分策略

字数:1,469 2025年05月08日 版名:科教专刊 教学·科技
  高三一模考试后,许多同学在政治学科上暴露出基础不牢、知识零散、能力欠缺等问题。要实现冲刺效果质的飞跃,必须坚持“夯实基础、构建体系、提升素养”的复习策略。
  一、夯实基础:回归教材,筑牢知识根基
  一模考试中,许多同学在基础题上失分严重,折射出对教材知识掌握不扎实的问题。回归教材、夯实基础是当前复习的首要任务。回归教材要讲究方法。当前复习中,大家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要侧重知识的整合构建、必修和选必修关联知识的衔接融合。
  首先,注重对基础知识的精准背默。其次,围绕某个中心、热点问题重新整合。以“人民”这一核心概念为例,必修一中涉及马克思主义特征的人民性、中国梦、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等重点知识。再次,要将易混易错点积累在纸面上。准备一个迷你反思本,随手记录易混点、高频考点,尤其把近似知识放在一起比对记忆。利用零散时间,常翻常记,对自己的易错点做好标记,标记多的就是临考前个性化复习的重点。
  二、构建体系:思维导图,织就知识网络
  知识零散是制约复习效果的重要因素。许多考生在考试中无法快速提取相关知识,反映出知识体系不完整的问题。运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网络,理顺知识脉络,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织就知识网络,首先要织就“目录系统”网。建议采用“提纲挈领法”:树立“大单元”理念,按照单元——课——目的逻辑结构,梳理主干知识脉络。这种构建过程如同织网,既要确保每个节点的准确,又要保证整体主干知识的完整。
  其次,要织就“知识整合”网。知识网络的构建要注重内在联系,要善于发现不同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比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两者相结合的必要性和作用是什么呢?这就是难点,也是我们要重新架构的着眼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存在自身的弊端。这就需要政府履行经济职能,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因此,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通过政府履行经济职能,宏观调控,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发挥市场调节的优势,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动高质量发展。
  再次,要织就教材内容和时政热点相链接的“知识拓展”网。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党和政府一直心系基层治理工作。在必修三复习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时候,同学们不仅要把这一目中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公民有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协商进行梳理,还要将整合坚持党的领导、法治政府的知识,同时将多元共治、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等时政语言织进这张知识网。
  三、提升能力:有效提取,突破解题瓶颈
  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运用是高考考查的最基本内容。如今,高考还立足于培育学科核心素养,注重考核学生的能力。从考生的作答情况来看,能力欠缺是制约得分提升的关键。许多考生在考试中无法准确提取有效信息,反映出信息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升有效信息提取能力是突破解题瓶颈的重要途径。
  信息提取要注重方法。面对材料题,先审设问,明确知识范畴、切入角度、题型,再审材料,培养“三读”习惯:一读明确主题,二读抓住关键词,三读理清逻辑关系。如分析“乡村振兴”材料时,要快速识别“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农业经理人”等关键词,理清材料的内在逻辑。
  解题训练要注重实效。建议每天进行1至2道主观题限时训练,重点训练信息提取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持续训练,不断优化解题思路,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要善于总结各类题型的解题技巧,生成自己的解题“密码”。
  据《今晚报》作者:窦肖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