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文章字数:685
本报讯(记者 张晓宇 赵媛韩雨思)支柱产业“立柱”,新兴产业“架梁”。近年来,山西中泰特种机器人有限公司牢牢把握智能制造对产业升级的引领作用,不断厚植创新土壤,机器人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全品类布局、多场景应用,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走进位于平鲁区的山西中泰特种机器人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消防灭火机器人、矿用巡检机器人、危化巡检机器人,一台台特种机器人各怀绝技,组成一支机器人“兵团”。这些机器人虽然体型不大,但在火灾现场、地下矿井等人不能近、人不能及、人不能为的复杂环境下,它们能够代替人工,在保障作业人员生命安全、助力用户提质增效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该公司行政总监刘海鹏介绍说:“这个是应用在异地救援领域的,叫消防灭火机器人。融合了5G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消防水柱喷射高度可以达到88米。”
成立于2020年8月的山西中泰特种机器人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智能装备制造企业。其产品业务涉及煤化工、石油化工、文物古迹保护、船用防卫、卫生防疫等多个领域,共计120余种产品。目前,公司以生产经营煤矿智能化建设设备和特种行业机器人为主,并与国内多家智能采掘装备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陕西榆林市、神木市、四川达州市、江苏徐州市、福建、新疆等地,市场比较好一些。我们现在是订单式生产,根据客户需求有针对性地去生产,基本上能保证每年生产100至120台。每年可以保证产能不低于1.5亿元。”刘海鹏说道。
“一对一”联系企业,“点对点”个性化服务,搭建供需对接双向桥梁。今年,山西中泰特种机器人有限公司广泛入企对接优质资源,持续拓展机器人应用场景,以产业数字化赋能高质量发展。
走进位于平鲁区的山西中泰特种机器人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消防灭火机器人、矿用巡检机器人、危化巡检机器人,一台台特种机器人各怀绝技,组成一支机器人“兵团”。这些机器人虽然体型不大,但在火灾现场、地下矿井等人不能近、人不能及、人不能为的复杂环境下,它们能够代替人工,在保障作业人员生命安全、助力用户提质增效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该公司行政总监刘海鹏介绍说:“这个是应用在异地救援领域的,叫消防灭火机器人。融合了5G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消防水柱喷射高度可以达到88米。”
成立于2020年8月的山西中泰特种机器人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智能装备制造企业。其产品业务涉及煤化工、石油化工、文物古迹保护、船用防卫、卫生防疫等多个领域,共计120余种产品。目前,公司以生产经营煤矿智能化建设设备和特种行业机器人为主,并与国内多家智能采掘装备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陕西榆林市、神木市、四川达州市、江苏徐州市、福建、新疆等地,市场比较好一些。我们现在是订单式生产,根据客户需求有针对性地去生产,基本上能保证每年生产100至120台。每年可以保证产能不低于1.5亿元。”刘海鹏说道。
“一对一”联系企业,“点对点”个性化服务,搭建供需对接双向桥梁。今年,山西中泰特种机器人有限公司广泛入企对接优质资源,持续拓展机器人应用场景,以产业数字化赋能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