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3版
发布日期:2025年06月2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我的父母亲
●郝 录
文章字数:1362
  我的父母亲出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祖父、外祖父都为雇农,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父亲从小跟祖父走口外、当长工,母亲十岁时便被外祖父送给人家当童养媳,二人在旧社会饱尝了苦难。因家庭赤贫,父亲童年只上过一个冬季的私塾,母亲则大字不识一个。但他们把做人真谛践行于日常的行动中,终其一生。同时也浸润了我的精神世界,指引着我的一言一行。
  抗日战争胜利后,父亲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地下情报员。在白色恐怖的日子里,父亲置生死于度外,在隐蔽的战线上和敌人斗智斗勇。一天,父亲从城里内线获得绝密情报,乔匪军组织一个团的兵力,准备包围歼灭党领导的独立营。时值隆冬时节,父亲心急如焚,冒着寒风大雪,连夜奔波近百里,及时通知了独立营,独立营当即转移到安全地带,乔匪军扑了空,阴谋失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父亲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积极要求到条件艰苦的山区工作,得到上级领导的支持。1956年,我四岁时,父亲赴白马石乡政府工作,我们家随着迁徙。
  父亲到达白马石乡后,正值基层政权从高级社向人民公社过渡时期,他不辞劳苦,踏遍了全乡几十个山村的每个角落,调查研究,访贫问苦,解决群众实际困难,耐心地做老百姓的思想工作,说服动员大家跟党走,尽快进入社会主义,人人过上好日子。
  1959年底,父亲调入大营公社工作,任党委组织委员、并兼职侯家岭大队支部书记。侯家岭大队是全县有名的穷村之一,全大队没有一辆大车,春季送粪、秋天收获,全靠社员们肩担背扛,既辛苦且劳动效率低下,见此情景,父亲和支委们研究决定,用村里的牛从河北省换回了一辆胶轮车,解决了运输问题,解放了生产力。
  1970年,父亲调任大黄巍公社任农机站站长。农机站拥有三台链轨车用于耕地,两台形号55马力的胶轮车跑运输,作为站长,职位不高,权力不小。有个有头脸的人多次拿着送礼、吃喝的发票要父亲设法处理,都被父亲严词拒绝。后来父亲又在县城农机试制厂任副厂长,他不计较职务高低,一心又投入到农业机械设备制造上来。
  父亲临终前和我说:“我一辈子最痛恨的就是那些贪污腐败的人,我对得起党、对得起人民,唯一对不起你们,你要好好孝顺你妈,她跟着我辛苦了一辈子,没享过一天福……”
  父亲走了。他一生洁身自好,烟酒不沾。他像慧星一样,燃烧自己的生命,把那微弱之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
  母亲十岁时便被外祖父送给人家当童养媳。因不堪殴打,几次逃回,又被外公用绳捆绑,重新投入苦海。然而她天生纯孝,从未记恨过她的父亲。一次,外祖父的腿被恶狗咬伤,血肉模糊,无钱医治,时逢伏天,感染化脓,随即生蛆,腥臭难闻,人人避之不及。当年母亲已婚后生我,闻讯后,匆忙地抱着我步行数十里赶到,用筷子把蛆一个个挟出,用嘴把脓水一口一口地吸出,那脓血恶臭气味刺激鼻胃,不停地呕吐,直吐到胆汁四溢,地上绿色一片。然而母亲没有畏惧,日日坚持不懈,直到外祖父伤口愈合。母亲的孝举,经村民们口口相传,被誉为当地第一孝女。
  母亲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待人古道热肠,扶危济困,尽自己的能力帮助过无数穷苦百姓。
  传承是实践的前提,而实践是传承的升华。在我学生时代,父母亲没有华丽的语言教育我,只有一句朴实的话:“好好念书,老老实实做人。”然而他们用“润物细无声”的行动影响了我的一生。
  如今他们早已先后作古,但他们的精神,在我的生命世界里永存,并影响着我的下一代,使我的一双儿女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