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不断巩固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
文章字数:608
本报讯(记者 刘淑花) 今年以来,我市紧盯“长治久清”目标,坚持全域治理、综合治理理念,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大力推进全市水环境治理攻坚行动,不断巩固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1-5月,全市4个国考断面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其中马邑断面、杀虎口断面、东榆林水库出口断面为Ⅱ类。
我市全面强化水质监管,根据监测方案要求按时完成市级事权监测任务,对国省考断面实时监测教据及时跟踪通报;对全市67个入河口进行月监测、月通报,对超标入河口进行调查处理。进一步强化工程治污,出台《朔州市“一泓清水入黄河、进京畿”工作方案》,推动实施16项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修复重点工程,目前已完工9项,正在实施7项。全市51个乡镇及农村水源地规范化建设项目及123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任务全部按期完成,朔州经济开发区新兴产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成调试。全面强化园区水污染治理,出台了《工业园区水污染问题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对全市5个省级工业园区进行了全面排查,整改问题12件。认真开展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强化黑臭水体治理,按照“依法取缔一批、清理合并一批、规范整治一批”的原则,今年市生态环境局将完成全市115个入河排污口和6个水质监测站规范化建设任务,全面提升入河排污口管理水平,确保已保留的排污口设置规范、监管到位,实现水质全面达标。同时市生态环境部门积极配合住建部门开展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对发现的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及时移交当地政府开展整治,不断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我市全面强化水质监管,根据监测方案要求按时完成市级事权监测任务,对国省考断面实时监测教据及时跟踪通报;对全市67个入河口进行月监测、月通报,对超标入河口进行调查处理。进一步强化工程治污,出台《朔州市“一泓清水入黄河、进京畿”工作方案》,推动实施16项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修复重点工程,目前已完工9项,正在实施7项。全市51个乡镇及农村水源地规范化建设项目及123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任务全部按期完成,朔州经济开发区新兴产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成调试。全面强化园区水污染治理,出台了《工业园区水污染问题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对全市5个省级工业园区进行了全面排查,整改问题12件。认真开展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强化黑臭水体治理,按照“依法取缔一批、清理合并一批、规范整治一批”的原则,今年市生态环境局将完成全市115个入河排污口和6个水质监测站规范化建设任务,全面提升入河排污口管理水平,确保已保留的排污口设置规范、监管到位,实现水质全面达标。同时市生态环境部门积极配合住建部门开展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对发现的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及时移交当地政府开展整治,不断改善城市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