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0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群众办事“少跑腿”“快办结”成常态
我市行政审批服务改革成效显著
文章字数:1065
  本报讯(记者 武跃林)在全市深化纠治审批服务中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活动开展以来,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以“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好的政务服务体验”为目标,采取超常规举措,努力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整改问题1062个,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541个,建立完善制度182项。
  持续深化改革,审批服务“提速增效”。持续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牵头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不断优化审批流程,提升行政效能。市县政务大厅均建立线下“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专窗,开通咨询电话,提供帮办代办服务,充实12345热线知识库,制定办事指南,大力宣传推广,取得了积极成效。通过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依托数字赋能,形成了“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口受理、一网审批、一窗发证、一体管理”模式,实现了审批服务“两联”——部门联动、多证联办,“四减”——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成本,“一提”——审批服务大提速。目前,全市已上线运行企业开办、企业准营、企业注销、新生儿出生、教育入学等34件“一件事”。
  突出问题导向,便民举措“多点开花”。深化运用群众点题机制,突出问题导向,压实主体责任,通过“查改治建”四管齐下,把发现的“问题清单”转化成企业群众的“满意清单”,实现以审批服务小切口、实举措,撬动营商环境大提升、大变革。针对项目审批部门多、环节多、材料多、跑动多、耗时长等“四多一长”问题,在全省率先推出创新性五项工作法提升重点项目审批效率。通过“提前介入+主动服务”“领导包联+全程帮代”“综合受理+并联办理”“要件容缺+承诺办结”“三全服务(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高效审批”五项工作法,项目审批时限大幅压缩。针对群众办事“一事跑多窗”的问题,推出行政许可事项无差别受理“综合窗口”改革。形成“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窗口统一出件”的高效办事模式。市级281个行政事项均实现在综合受理窗口受理,由“一事跑多窗”变为“一窗办多事”。针对企业和群众办事中遇到的“门不清、路不熟、来回跑”等问题,推出帮办代办服务。帮助办事企业和群众在材料准备、网上申报、窗口受理、进度跟踪等环节享受优质、高效的帮代办服务。今年已为群众提供帮代办服务1345人次、业务咨询3230人次。
  强化监督机制,急难愁盼“落地有声”。构建集优化营商环境“三难”快捷投诉平台、啄木鸟工作机制、“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为一体的综合监督保障体系,切实推动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累计受理群众诉求36件,全部办结。在全省12个“啄木鸟”工作机制解决问题典型案例中,我市解决问题的数量和质量处于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