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0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应县石庄村:
留住乡愁文脉 绽放文明之花
文章字数:702
  本 报讯 (记者张智宙 马富瑞)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乡风文明是灵魂,文化传承是根基。近日,应县下社镇石庄村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创建“全国文明村镇”中被评为2025年第七届“全国文明村”。其中,乡愁记忆馆作为传承文化、凝聚人心的重要载体,成为当地文明创建的一大亮点。
  石庄村的乡愁记忆馆里,所有的农具都是由村民们自发捐献的。透过这些斑驳的记忆,可以看到祖辈们在这片土地上的勤劳与坚韧。在这里珍藏的不仅仅是过去,更是石庄村人淳朴的乡风和互助的精神,而正是这些世代相传的文化基因,组成了石庄村最深厚的文明底蕴。
  推开石庄村的乡愁记忆馆的木门,时光仿佛在此凝固:锈迹斑斑的农耕器具、带着岁月痕迹的老家具、斑驳的木犁……1500余件老物件有序陈列,诉说着村庄的沧桑变迁。村民石银说:“我为我们石庄大队乡愁记忆馆捐的东西有五六件,希望年轻一代人记住祖辈的事迹,激励他们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乡愁记忆馆不仅是老物件的陈列室,更是乡风文明的传播阵地。如今,石庄村已将乡愁记忆馆列为当地青少年课外实践教育基地,让孩子们在参观中了解家乡历史,增强文化认同感。
  该村监委会主任王良存介绍:“现在我们乡愁记忆馆的根本意义就在于能够引导广大青少年真正了解过去,了解我们祖先的奋斗精神。它可以教育现在的青少年好好学习,为建设祖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文明之花不仅要在乡村文化上落地生根,更要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催化剂”。近年来,石庄村依托土地资源,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通过规模化、效益化、产业化发展,稳步推进日光温室大棚建设,构建起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如今,村民们在家门口端稳了“致富碗”,实现了物质与精神的双丰收,真正让文明之花绽放在乡村发展的每一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