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田间管理 助力增收致富
文章字数:665

本报讯(记者 陈萍 通讯员李玉霞 刘世佩)时下正值中药材管护关键期,朔州市方泽农牧有限公司组织农户抢抓晴好天气,积极开展田间护理,助力产业提质增效,也为当地群众就近增收开出致富良方。
走进平鲁区下称沟村和响水营村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只见整齐排列的田垄间,3100亩白芍与板蓝根枝叶舒展、长势喜人。村民们背着药桶穿梭其间,正熟练地喷洒除草剂,为这片生机勃勃的药田“保驾护航”。
该公司负责人聂瑞介绍:“今年是我们第一年种植板蓝根,通过‘条播和点播’两种方式栽培种植。垄宽是1.2米、沟深8厘米,这样既利于排水防涝,又便于机械化作业。目前,板蓝根生长处于中期,预计今年10月到11月就可以起药了。”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产业振兴发展,中药材市场需求旺盛。该公司抢抓市场机遇,充分依托平鲁区的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与沙壤土资源优势,大力推进中药材标准化、规模化种植。
该公司中药材种植田间管理包括中耕除草、施肥,从每年的3月到7月中旬,每天的用工量在20至25人。这种以长周期管护为特点的生产模式,正是当地中药材产业吸纳劳动力、带动就业增收的一个生动缩影。据了解,中药材从种植、管护到采收等环节需要大量劳动力,能够为周边村民提供稳定的务工岗位,有效带动了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务工农民李应以前在外地打工,今年回到家乡进行药材种植,他说:“工资给得也不少,一天给300元,还离家近,我觉得挺好的。”
小药材蕴含大能量。下一步,该公司将持续优化品种结构、完善产业链条、拓展中药材深加工环节,让传统药材焕发现代生机,持续书写强村富民的产业篇章,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