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0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非遗“老手艺”碰撞高校“新活力”
文章字数:536
  本报讯(记者 赵宏伟 杨澜)近日,山西工学院能源工程学院“薪火匠韵·非遗传习队”走进兰创非遗工作室,开启了为期一周的2025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通过非遗传习、创新设计等方式,探索非遗保护与青年创造力融合的实践路径,为传统手工艺注入现代生命力。
  在兰创非遗工作室里,非遗传承人耐心细致地为学生们讲解技艺要领,大学生们沉浸其中,专注于手中的创作。在剪纸、香包、绳编、陶塑等非遗项目中,大家巧妙地融入个人创意,制作出兼具传统韵味与现代审美的手工艺品,通过动手实践进一步激发对非遗文化的兴趣。
  该学院学生游雪华说:“活动中,我深切感受到非遗的魅力与价值,它不仅是技艺传承,更是文化根脉。期待未来有更多机会,和大家一起让古老非遗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从红纸翻飞到软陶塑形,从草药飘香到绳结交织,青年学子们用青春的创意和活力,赋予非遗新的表现形式和时代内涵,为非遗保护、传承、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山西工学院能源工程学院院长张志毅表示:“朔州非遗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精神,这些非遗项目非常贴近生活,富有创意,我们希望以‘实践+传承’的模式,让学生成为非遗传承的新活力。同时,这也是贯彻落实我校办学宗旨,立足山西,面向全国,助力我市高质量发展的一项具体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