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133件群众诉求的速度与温度
我市全力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信访举报整改
记者 武跃林
文章字数:1639
  “靠近我们窗户的树木生长繁茂,影响我们日常采光。”日前,家住应县金城镇迎宾西街宏馨苑的小区住户就这一情况向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行了信访举报。
  接件后,应县绿化服务中心迅速整改,安排工作人员剪去长枝、降低树冠,剪除平行枝,减小树干密度,阳光重新照进了居民家中。这仅是我市边督边改工作中的一个缩影。截至7月4日19时,随着最后一批群众反映问题办理情况上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我市交出了一份阶段性答卷:自5月28日至6月28日,督察组进驻山西期间,累计交办我市的33批133件群众反映问题,办结101件,办结率达76%。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我市群众反映的问题,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第一时间组织核查,坚持边督边改、立行立改,将环保督察整改速度、力度与温度,作为提升群众“三感”的重要途径,市领导率先垂范,多次赴现场督办;各县(市、区)党政领导及部门负责人领衔整改,高效解决影响群众生活的环境问题。
  一线疾行,速解民忧。“污水没走管道,流在村南坑里,恶臭严重。”6月22日,怀仁市主要领导接到云中街道三里庄的信访件后,立即率队赶赴现场。经查,因该村地势低洼,污水管网未能接入城市主管网,生活污水与雨水混合,在村南形成了一个面积约15平方米、深0.8米的臭水坑。当天,怀仁市便组织人员对污水淤泥进行全面抽排清理,迅速消除了臭味。6月25日,在村南约20米处建设了一座长5米、宽3米、深2.5米的防渗污水收集池建成投用,顶部加盖,污水将定期转运至污水处理厂。“当天就完成了整改,速度很快,我们很满意!”面对焕然一新的污水收集池,三里庄村民由衷称赞。
  “一线处置,务必求快求实。”怀仁市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国文在整改现场强调。他多次带队深入问题一线组织核查处置,确保精准科学整改。
  负责信访办理的市生态环境局执法队队长石保存表示:“群众的‘关键小事’就是‘民生大事’,我市以‘第一时间接件、第一时间处理、第一时间反馈’为原则,切实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举一反三,系统治理。中央环保督察不仅推动“点”上问题解决,更成为我市借势发力、系统治理的契机。针对督察反馈的右玉、应县两家畜禽养殖企业粪便污染问题,当地迅速清理堆存粪污,责令企业完善污染防治设施。生态环境、畜牧等部门以此为契机,将目光迅速投向整个行业,由点及面,在全市多领域铺开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各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通过分类施策、疏堵结合,推动构建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促进绿色规范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是持久战,也是系统工程。”市委常委、副市长刘亮指出,整改工作需立足长远,对发现的问题要边督边改、举一反三,实现“解决一件、带动一批、治理一片”。
  纾困有策,帮扶暖心。生态环境问题的背后是发展模式的问题。我市各级各部门主动深入企业“出诊断”“开药方”,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平鲁区一家石料厂被群众反映存在噪音大、空气污染问题。经核查,虽不存在噪声扰民,但确实存在扬尘污染。相关部门没有简单处罚,而是为其量身定制“一企一策”整改方案,帮扶指导企业落实整改。
  在朔城区,当地采用“责任制+清单制+销号制”方式,逐一对照信访问题分类施策,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同时以问题为导向开展自查自纠,全面补齐生态环保短板。
  “投诉的是表象,治理要在根上。”督察期间,朔州对交办信访件照单全收,从快办理、深查细改,并加强回访抽查与跟踪督办,确保问题解决到位、整改落到实处。
  “中央环保督察解决了一批突出环境问题,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低碳绿色发展。”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宋卫东表示,我市将继续以扎实作风和有力行动,围绕督察信访件和反映问题深化整改,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
  阳光重洒窗棂,污水告别洼地……这每一处改变的背后,都是全市各级各部门俯身倾听的耳朵与疾行奔走的双脚。我市以行动证明:唯有将群众关切的“小问题”当作“民生大事”去办,将整改的强度、力度与温度注入城乡肌理,方能为高质量发展铺就最坚实的“绿”的底色——这底色,终将化作百姓抬头可见的蓝天白云,俯首可亲的净土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