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农业助增收 大棚经济谱新篇
文章字数:763
本报讯(记者 丰慧 张一波 朱怡)近年来,应县金城镇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种植基础,实施农业“特”“优”战略,将特色果蔬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引导各村在“大棚经济”上做文章,打造产销稳定衔接、利益紧密联结的产业链条,努力绘就一幅产业兴旺、农民增收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走进金城镇,一座座高标准设施大棚整齐排列。大棚内,应季蔬菜相继成熟,村民们正在根据订单需求集中采摘牛椒,这里的蔬菜全部采用的是有机肥种植,市场供不应求。工人们正穿梭其间忙着采摘,供应市场。采摘工人覃兰缎说:“像西红柿、黄瓜,还有西葫芦、茄子、辣椒,这段时间供应比较多的就这几个品种,主要是供应给当地的一些居民、超市。这几天供应量还是比较大的,每天我们根据前一天的订单,基本上进行上午下午两次采摘。”
长久以来,金城镇以发展传统种植为主,种植技术落后,销售渠道单一,农民增收困难。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金城镇党委政府积极引导三里寨村、南杨庄村两个村携手整合土地资源,共投资350万元建成16座高标准果蔬大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种植葡萄、西红柿、黄瓜以及多种绿叶蔬菜等特色果蔬品种。三里寨村党支部书记高宇说:“大棚运行起来后,首先是引领我们村从传统种植向现代农业转变。其次是带动剩余劳动力就业,仅我们村就能带动近30人打工挣钱,而且还能学到先进的种植技术。再次是按照投资比例,为我们村集体收入分红五万多元。现在大棚主要经营模式以订单为主,与当地大型超市建立长期供货订单,每日提供新鲜应季瓜果蔬菜,每年大约收入30万元。”
发展“大棚经济”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也是金城镇产业发展布局的“先手棋”。近年来,金城镇以打造城郊休闲农业为突破口,共培育设施农业大棚230座,全年瓜果蔬菜产量可达140.8万公斤,通过构建“设施种植+订单销售+观光采摘”的发展模式,为当地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经济增长点。
走进金城镇,一座座高标准设施大棚整齐排列。大棚内,应季蔬菜相继成熟,村民们正在根据订单需求集中采摘牛椒,这里的蔬菜全部采用的是有机肥种植,市场供不应求。工人们正穿梭其间忙着采摘,供应市场。采摘工人覃兰缎说:“像西红柿、黄瓜,还有西葫芦、茄子、辣椒,这段时间供应比较多的就这几个品种,主要是供应给当地的一些居民、超市。这几天供应量还是比较大的,每天我们根据前一天的订单,基本上进行上午下午两次采摘。”
长久以来,金城镇以发展传统种植为主,种植技术落后,销售渠道单一,农民增收困难。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金城镇党委政府积极引导三里寨村、南杨庄村两个村携手整合土地资源,共投资350万元建成16座高标准果蔬大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种植葡萄、西红柿、黄瓜以及多种绿叶蔬菜等特色果蔬品种。三里寨村党支部书记高宇说:“大棚运行起来后,首先是引领我们村从传统种植向现代农业转变。其次是带动剩余劳动力就业,仅我们村就能带动近30人打工挣钱,而且还能学到先进的种植技术。再次是按照投资比例,为我们村集体收入分红五万多元。现在大棚主要经营模式以订单为主,与当地大型超市建立长期供货订单,每日提供新鲜应季瓜果蔬菜,每年大约收入30万元。”
发展“大棚经济”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也是金城镇产业发展布局的“先手棋”。近年来,金城镇以打造城郊休闲农业为突破口,共培育设施农业大棚230座,全年瓜果蔬菜产量可达140.8万公斤,通过构建“设施种植+订单销售+观光采摘”的发展模式,为当地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