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办企业促发展 村容村貌焕新颜
文章字数:1018

本报讯(记者 丰慧 张一波 朱怡)让“产业与村容齐头并进”是山阴县薛圐圙乡辛兴铺村的奋斗目标。近年来,当地锚定目标任务,精准发力,因地制宜选准产业发展突破口,通过村办企业激活产业动能,以人居环境擦亮乡村底色,推动产业发展与乡村建设同频共振。
在山阴县新兴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的葵花籽加工车间,工人们加紧时间为本地客户赶制葵花籽订单,日加工量可以达到300箱。加工车间里,自动化生产线高效运转,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粒粒饱满的葵花籽经过烘炒,散发出阵阵香味。新兴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22年11月,是山阴县薛圐圙乡辛兴铺村投资20万元,独资建设的村办企业。据村委会主任赵海新介绍,年加工原材料3万多斤,可产出成品2800斤,主要销往太原、河北、天津等地,年销售额可达到30万元,为村集体创收近5万元,解决劳动力10余人,每人每年可增收1万多元。
辛兴铺村是一个纯农业村庄,全村拥有耕地面积4000亩,一直以来,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种植玉米和少许杂粮。近年来,随着村办企业的建成运行,不仅改变了辛兴铺村民收入平平的现状,更让村子在产业发展上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产业发展是根基,生态宜居是底色。在产业兴旺的同时,辛兴铺村的人居环境也焕然一新。赵海新说:“我们村在改善村容村貌上,把进村路拓宽铺油1公里,村里的街巷硬化2000多米,新建文化广场1300多平方米,安装了健身器材、太阳能路灯160多盏。现在垃圾全部是集中清理,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我们还重点进行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环田路硬化了5.2公里,砂砾石铺设了8公里,新修防渗水渠1万多米。”
变化显而易见,感受真真切切。辛兴铺村的人居环境实现了从“点”到“面”,从“面”到“里”的显著改善,全村有了“移步成景、一步一景”的崭新面貌,让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节节攀升。村民罗俊兰说:“村里修了路,修了广场,我们老年人每天能出来锻炼,又办起了村办企业,也能出来打工、挣钱。”另一位村民崔有吉说:“现在想从哪走从哪走,路都通了,路灯也亮了。”
乡村环境的“蝶变”,农村产业的发展,不仅让村民吃了定心丸,让村子散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也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赵海新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在产业发展和人居环境上持续加大投入力度,依托现有产业,逐步打造从种到收、到加工,再到销售的全产业链,把村办企业做大做强,持续壮大村集体收入,让更多剩余劳力就业增收。还要把我们的村容村貌、人居环境做得更精细化,让村民有一个更加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