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立行立改见蓝天
平鲁铁腕整治石料污染赢民心
文章字数:873

  本报讯(记者 武跃林)仅仅一个月前,一阵大风还足以让平鲁区白堂乡窝窝会村笼罩在石料粉尘形成的“人造大雾”中;而今日,站在同一片土地上,记者眼前已是湛蓝的天空与整洁的道路。这一翻天覆地的变化,源于平鲁区对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问题“零容忍”的雷霆行动——一场针对白堂乡某石料厂空气污染的“剿尘战”,取得决定性胜利。
  面对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的石料厂污染问题,平鲁区闻令即动。专项整改方案迅即出台,责任分工明确至人,时间节点精确到日。从立案查处企业污染行为到督促落实污染防治措施,环环相扣,确保问题“即查即改”。
  记者在整改现场看到,曾被群众诟病的石料棚未全封闭、露天堆料问题已彻底解决。石料厂总经理闫升仁介绍,企业迅速完成石料棚全封闭改造,3000吨露天堆放石料全部清理转运。在清理过程中严格执行洒水降尘、喷淋抑尘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扬尘作业。
  整改成效如何,老百姓的感受最真切。村民高增站在自家门口,指着曾经粉尘弥漫的方向感慨道:“以前风一刮起来,粉尘遮天蔽日,好像起了大雾似的,窗户都不敢开。这才几天功夫,大变样了!现在天是蓝的,空气是清新的,心里别提多敞亮舒坦了!”村民们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朴实的笑容成为环境改善最生动的注脚。
  为防止问题反弹回潮,平鲁区着眼长远,迅速构建起“日常巡查+动态监管+定期回访”的长效监管机制。市生态环境局平鲁分局执法队中队长姜涛表示:“此案例虽已快速整改到位,但警示意义重大。我们将举一反三,对全区类似环境风险点进行全面排查。”他介绍,未来将深度融合科技力量,运用无人机空中巡航、在线监控实时预警等手段,构建“人防+技防”的立体化、智能化环境监管网络,确保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做到“发现一起、严查一起”,持续巩固和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能。
  昔日粉尘蔽日处,今朝清风拂面来。平鲁区以“零容忍”的决心和雷霆般的行动,交出了一份中央环保督察交办问题“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的优异答卷。这场速战速决的“剿尘战”,不仅迅速修复了受损的生态环境,更以实际行动赢得了百姓口碑,为牢牢守住生态环境保护底线、推动绿色发展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