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晚报7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绿树阴浓夏日长
文章字数:2561
  □史慧清
  想来故乡的夏,该是绿树成荫,蝉鸣声声了。当坐顾姐的车往紫荆山方向奔去时,我这样想。
  顾姐一嗓子便把周末下午还赖在床上,最近情绪比较低落的我喊了起来,她开着车拉着我便往城南的方向走。她是我在朔州最要好的朋友,我们在荣格分析心理学形形色色的沙具面前结缘,在沙盘的方寸之间惺惺相惜。她是晋中人,为了爱情远嫁到这里,也许同为外乡人,她更能体会到我的忧苦。异乡因为有了她,孤单清冷的日子暖意渐生。
  来朔州已经15年了,这已是在朔州度过的的第15个夏天了。只记得前些日子回乡,故乡久违熟悉的酷热迎面而来,那是一种让人汗流浃背昏沉疲乏的热,想来这几天该会更热。我这样想着,只见路边或高或矮的树木,飞也似地从眼前一晃而过。我听着顾姐和她爱人在主副驾驶嬉笑怒骂,而我坐在后排心甘情愿地给他们夫妻俩充当电灯泡,间或搭讪两句或来一阵哈哈大笑,任塞外已经吹了15年的夏风,拔撩着我的头发。
  想起初来乍到,我吓得连说话都不敢大声,自责不会说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一口浓重的高平乡音像外星人入侵。没办法只得从嘴里蹦出一句外语“Eenglish”,那个正开心玩着双杠,在平朔子弟校读书的小男孩,才真正听懂我在问他“英语学得怎么样?”想起来都觉得像个笑话。那时,正在上小学六年级的儿子还远在故乡,我在异乡的操场上有些想他。不久后,那个在作文里写道他在异乡没有一个认识的同学,他觉得在这里很孤单的儿子,只能随着头脑一发热拍拍屁股便北上的我,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求学,且度过了他初中、高中上学生涯中最宝贵的6年。他也因为我的头脑一时发热,从此模糊了故乡与他乡的概念。我不知道我对他竟然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而我却给故乡和他乡划着明确的界限,我做不到周作人在《故乡的野菜》中写道的那样:“我的故乡不止一个,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虽然故乡和他乡在我的心里正一年年地模糊着边界。
  紫荆山离我们越来越近,只见山峦叠翠,整座大山像披上了一件绿色的华盖。这座位于朔州市南部、总面积达15万亩的自然生态保护区,广武城及上百座汉墓群遗址静静地卧在它的脚下,蜿蜒起伏的内长城行走在这崇山峻岭之中。不少人上过此山,而来自丹河水畔,追随爱人,追随那群因山西煤矿兼并重组而来此创业的煤矿人,已在这里生活了15年的我,却从未攀过此山。只是每年夏季,会带着父母到山脚下一个叫大莲花,有着诗意充满美好寓意的小村里转转。让一辈子陪我四处奔波,陪我不停租房搬家又租房,陪我在这个陌生城市打拼,为我付出一辈子的父母也能停下来歇一歇,在最美的季节里看看塞外雄浑的大山。
  车再往前走,便要进山了,前面已无水泥路。我们下车,踩着石头往前走,很热,我把防晒衣举在头顶,走了一截,便觉酷热无比,赶紧跑到荫凉的地方。只觉一阵凉意袭来,好舒爽的感觉。朔州不比老家,这里有阳光照射的地方和无阳光的地方,天差地别。
  我们踩着众多的石头前行,看石头间盛开着叫不上名字的小花,闻着泛着草香味的各种杂草,惬意至极。顾姐还像以往一样,热心地帮我找角度拍照。而我也拿着她的手机,给她和她爱人在这大山下拍照留影,照片里的夫妻俩,如同那些在野外取景忙着拍婚纱照的小年轻,甜蜜又恩爱。
  我有些低落的心情在这雄伟的大山前,在顾姐的热情感染下渐渐活络了起来,连日来不停缠绕如乱麻一般的思绪,在脑间盘旋无法排解,焦虑与挫败缠绕,价值与认可交错。15年了故乡和他乡在我的世界里来回切换,一去不回去的光阴也在这两条线上不见了踪影。而立之年的年纪来到这里、而今四十不惑马上知天命,人生中大把的时间都在他乡度过,眼看着这个城市的开发区林木稀疏,转而高楼林立草木繁盛,完全变了模样。眼看着矿区荒草萋萋破烂不堪,转而工业广场形成规模。眼看着刚来矿区的那些大学生一脸青涩,转而都结婚生子建功立业。时间让那群在山西兼并重组的大潮中迁徙而来的煤矿创业人青丝变白发,时间也让这个时代完全变了样。而我也在时间这个世界上最公平的器皿面前,初来时如波浪一般的长发再也不见。我一边和顾姐请教着人格溯源,一边希望把烦闷的思绪就留在这大山之间。
  顾姐爱人在前面喊“已经六点多了,回去吧”,我们没再往大山深处前行,而是依着导航回家。顾姐夫妻俩事业有成,儿女们也已成家立业,他俩经常开车到郊外,说他们有时还会碰上野兔野鸡之类的小动物。这次我也有幸,见到一只小兔子从草丛间跳跃而过,还有一只叫不上名字形同鸽子的小鸟,从车前飞过,飞向树梢。
  当车驶到一个叫沙塄河的乡镇时,我们瞬间便被眼前的景象所陶醉。只见路两边笔直的杨树高耸入云,夕阳透着树的缝隙照进来,洒下万道金光,我们在光和影的世界里穿行。路旁是大片大片的田野,麦子、玉米在阳光下泛着绿色的光芒。大树粗壮有力,无声地诉说着它们在这个世界上已经经历过的风雨。听顾姐爱人讲,这些树是刚解放的时候种的,这里地处朔城区,地势平坦,粮食高产。两边树很茂密的地方,我们仅能看到留有一线的天空。善于发现美的顾姐赶紧把车停下车,要把美景要装在手机里带回家。
  而我则被眼前的美景看呆了,不知道是否在梦中。这样的景色是那样熟悉,初中上美术课时老师曾让我们临摹过这样的的风景,笔直的杨树,明媚的阳光,浓荫蔽日中偶有一两辆车驶过。未曾想这样的美景会在这个地方遇见。
  这是一个多美的夏日呀,大山、绿树、阳光、石头、小鸟,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而我却深陷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耿耿于怀,痛苦不堪,而忘了眼前的山川大河,忘了脚下的小草泥土,还有身边温暖而又醇厚的友情。人间有多少烦忧可以在这天地间安放?生活不就是见招拆招吗?在这最美的夏日里且做最美的自己,让日落归山海,山海自会藏深意。
  回到家中,顾姐发来形同大片似的夏日美景图。凝望着照片里那洒满金光的杨树林,那披着华盖的紫荆山,还有石缝间倔强的小花,故乡、他乡仿佛也被这天地间浩荡的绿意与光芒穿透。塞外的风吹了15年,终于把异乡吹成了生命里无法剥离的底色;而故乡的酷热与蝉鸣,也早已沉淀为血脉中永恒的温床。周作人的“故乡不止一个”也许不是一句遥远的哲语。这光影交织的朔州夏日,这温暖相伴的异乡故人,不正是生活慷慨赠予我的另一片故土?
  看着顾姐的美景图,我笨拙地想做个视频,好赶上这个短视频正流行的时代。“绿树阴浓夏日长”,高骈这句诗蓦然浮现。这七字里,有塞外的苍翠,故园的葱茏,有时间无声的流淌,有生命迁徙的顽强生长。光阴不言,这句诗且拿来做个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