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阴:从“一瓶奶”到“一条链”
文章字数:1884

北纬39度,是国际广泛认可的优质草食畜产品的理想生产区域。位于这一区域的山阴县,是驰名华北的奶牛养殖大县,奶牛存栏量近8万头。
近年来,山阴县以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古城乳业集团为引领,全力打造古城食品专业镇。通过科技创新驱动、挖掘品牌潜力,形成了集奶牛养殖、乳品、饲草、食用农牧产品深加工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链,年产值突破24亿元。一镇带一方、一方促全盘的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龙头企业引领打造乳业全产业链
6月15日一大早,古城镇的农户们便开始挤奶、装瓶,这些原奶将全部供应给山西古城乳业集团有限公司进行加工。
走进古城乳业集团液态奶生产车间,全自动生产线正将新鲜牛奶加工成各类乳制品。这个日处理800吨鲜奶的现代化工厂,已带动山阴县形成从饲草种植到高端乳制品的完整产业链。
作为全省最大的乳制品全产业链企业,古城乳业集团通过“公司+农户”模式,不仅保障了全县38200户相关从业人员的稳定收入,还带动了牧草种植、饲料加工等相关产业发展。
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古城乳业构建了“牧场到车间”24小时鲜奶供应体系。公司主管乔志强介绍:“我们自建2个万头牧场,带动周边建成20万亩优质饲草基地,形成从饲草到乳制品的闭环生产。”
数字印证着发展成效:在古城乳业集团的带动下,2024年山阴古城食品专业镇乳制品产量达42万吨,省内市场占有率达30%;“全脂加糖乳粉”获评“山西精品”;带动5034人实现就业,人均年收入3.9万元。据了解,目前山阴古城食品专业镇已集聚主导产业市场主体150户,杂粮种植面积30万亩,年收储优质饲草38.6万吨,形成6大系列15款产品矩阵,为全县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技创新驱动发挥集群“森林效应”
6月13日,在山阴县浩泓商贸有限公司实验室,技术人员正在检测新研发的酪蛋白产品。“我们生产的酪蛋白纯度可达95%,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在人体中的消化利用率高达96%至98%。”公司技术总监韩尚雨说。通过生物提取技术,企业年可处理9万吨鲜奶,年产酪蛋白2500吨、奶油4800吨,主要销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
近年来,山阴古城食品专业镇紧紧抓住雁门关生态畜牧核心区建设机遇,全力延长乳制品加工产业链,依托区域基础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通过延链、补链、扩链,将鲜奶等“原字号”产品转化为高附加值商品,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协同发展,初步实现“小树变大树、老树发新芽、独木变森林”的产业升级目标。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雁门关外的牧场,65岁的山阴农牧场奶粉厂老职工李建国已开始巡视新安装的乳清蛋白提取设备。“1958年建厂时,我们只能生产全脂奶粉,现在要提取牛奶里最珍贵的0.7%精华。”他抚摸着设备感慨道。
如今,山阴古城食品专业镇正在推进的日处理100吨鲜牛乳、6吨乳清粉牛乳免疫蛋白分离提取产业化项目,计划投资约3亿元,可生产5大系列200余种蛋白产品,包括运动营养粉、医用蛋白制剂等高端产品。“我们的目标是把每滴牛奶‘吃干榨净’。”项目总指挥王强指着规划图介绍,“达产后预计可年产近4万吨鲜牛乳产品、7000多吨乳清粉产品,年产值将突破30亿元。”
“我们不仅要巩固传统乳制品优势,更要向高端蛋白提取、功能性食品等新领域拓展。”山阴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朱志勇表示,“我们将继续推动乳业从养殖到精深加工的全链条升级,为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深挖品牌潜力平台助力转型发展
“欢迎新进直播间的各位哥哥姐姐们,接下来给大家介绍的是我们的山阴古城酸牛奶产品……”在山阴县古城e镇公共服务中心直播基地,带货主播正热情地向观众介绍山阴县当地特产,现场互动热烈。山阴县古城e镇公共服务中心设置了线上、线下展示展销中心,开设特色产品、文创产品、主导产业产品、电商产品、地标产品五大展区,共计展示12家企业名优特产138款,其中包含国家级知名品牌9个、省级知名品牌6个。
山阴县古城e镇公共服务中心是山阴古城食品专业镇已建成的20个公共服务平台之一。目前服务平台包括2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和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可提供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数字化转型、物流服务、信息咨询、知识产权保护、融资担保、产品展销八个方面的系统性产业服务,目前该平台已先后带动全县200余户农户触网销售。
“通过建设乳业交易、饲草交易等专业平台,山阴已形成从牧场到餐桌的全链条服务体系。”谈起山阴县乳业产业发展现状,山阴县县长高瑞龙说,“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山阴县将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努力实现极简办、集成办、全域办。让企业切实感受到‘山阴速度’和‘山阴温度’,让更多优质乳品企业落户山阴。”
从传统养殖到现代化生产,从单一产业到三产融合,山阴古城食品专业镇正成为当地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