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整治持续发力 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文章字数:733
本报讯(记者 孙 权 杨 澜朱怡)环境蝶变润民心,擦亮振兴新底色。朔城区滋润乡里仁村紧盯人居环境短板弱项,积极行动、持续攻坚,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不断“刷新”乡村颜值,推动村庄从“一时美”向“时时美”迈进。
在集中整治行动中,该村由村干部带头,村民共同参与,一起清运垃圾、整理杂物,对卫生死角进行彻底清理,还原乡村清爽面貌。志愿者同步开展“敲门行动”,向村民宣传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切实提升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不断激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村民王国亮说:“现在村里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我们每天都把房前屋后扫一下,保持干净整洁,村子里干净了,人们出来遛个弯儿,心情也舒畅。”
为确保环境整治成果不反弹、可持续,该村创新实施“定人、定时、定责”的专职保洁机制。聘请村民担任专职保洁员,划分责任路段,明确管理职责,每天收取垃圾,使日常清扫维护规范化、制度化。细致入微的工作成为村庄环境长治久清的重要保障。村里的保洁员赵国艮说:“每天6点就出来打扫卫生了,好几个人分工,有装垃圾的、有扫路的,塑料袋这些垃圾每天都清理出去了。”
经过全村上下凝心聚力、真抓实干,该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如今,群众环保意识蔚然成风,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下一步,该村将持续以群众满意为目标,深化党建引领,巩固拓展整治成果,全力将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宜居,为乡村振兴增添亮丽底色。该村党支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里仁村坚持“支部行动、党员带动、群众互动”的工作模式,累计发动党员群众30余人,开展“地毯式”清理行动,清理生活垃圾、杂草杂物32立方米,整治卫生死角10余处,拆除及修整残墙断壁15处,通过网格化管理细化责任,创新推出“环境积分制”,将奖励机制融入日常管理,让村民从“被动干”变为“主动争”。
在集中整治行动中,该村由村干部带头,村民共同参与,一起清运垃圾、整理杂物,对卫生死角进行彻底清理,还原乡村清爽面貌。志愿者同步开展“敲门行动”,向村民宣传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切实提升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不断激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村民王国亮说:“现在村里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我们每天都把房前屋后扫一下,保持干净整洁,村子里干净了,人们出来遛个弯儿,心情也舒畅。”
为确保环境整治成果不反弹、可持续,该村创新实施“定人、定时、定责”的专职保洁机制。聘请村民担任专职保洁员,划分责任路段,明确管理职责,每天收取垃圾,使日常清扫维护规范化、制度化。细致入微的工作成为村庄环境长治久清的重要保障。村里的保洁员赵国艮说:“每天6点就出来打扫卫生了,好几个人分工,有装垃圾的、有扫路的,塑料袋这些垃圾每天都清理出去了。”
经过全村上下凝心聚力、真抓实干,该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如今,群众环保意识蔚然成风,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下一步,该村将持续以群众满意为目标,深化党建引领,巩固拓展整治成果,全力将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宜居,为乡村振兴增添亮丽底色。该村党支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里仁村坚持“支部行动、党员带动、群众互动”的工作模式,累计发动党员群众30余人,开展“地毯式”清理行动,清理生活垃圾、杂草杂物32立方米,整治卫生死角10余处,拆除及修整残墙断壁15处,通过网格化管理细化责任,创新推出“环境积分制”,将奖励机制融入日常管理,让村民从“被动干”变为“主动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