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深化“塞上桑榆暖”党建品牌建设
文章字数:642
本报讯(记者 武跃林)近年来,我市以“塞上桑榆暖”党建品牌为抓手,创新推进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通过规范组织建设、创新教育模式、搭建作用发挥平台,引领全市离退休干部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力量。目前,全市已有600余名老同志活跃在基层治理一线,154万元专项经费保障169个离退休党支部规范化运行。
在组织建设方面,我市打出“组合拳”:向35家未单独建支部单位发出提醒函,在社区、养老院等老同志集中地建立党组织;选派285名在职党员担任党建联络员;建立党费全额返还机制,出台经费使用管理规定,确保年均1万至1.6万元支部经费规范使用。同步开展专题培训,提升离退休党务工作者业务能力。
教育模式呈现三大亮点:构建“线上+线下”双学体系,既依托老干部服务中心开展集中学习,又通过微信公众号开设“党史”“廉洁故事”专栏;创新“培训+讨论”研学机制,组织收看全国离退休干部网上专题报告会并开展心得交流;打造“创作+展示”互学平台,在《朔州老年》杂志和新媒体阵地展示老同志书画、剪纸等作品。
作用发挥平台持续拓展:出台《银发人才管理办法》,建立专业人才库。召开历史文化保护等专题座谈会,发挥银发人才在历史文化保护方面的积极作用。引导老同志积极参与社区网格管理,600余人担任调解员、督导员。围绕建市35周年开展“银龄向党绽芳华”系列主题活动,通过征文、书画展、健康展演等形式传递正能量。
市委老干部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品牌建设,引导离退休干部在高质量发展、基层治理、文化传承等领域发挥独特优势,让“塞上桑榆暖”品牌焕发更大活力。
在组织建设方面,我市打出“组合拳”:向35家未单独建支部单位发出提醒函,在社区、养老院等老同志集中地建立党组织;选派285名在职党员担任党建联络员;建立党费全额返还机制,出台经费使用管理规定,确保年均1万至1.6万元支部经费规范使用。同步开展专题培训,提升离退休党务工作者业务能力。
教育模式呈现三大亮点:构建“线上+线下”双学体系,既依托老干部服务中心开展集中学习,又通过微信公众号开设“党史”“廉洁故事”专栏;创新“培训+讨论”研学机制,组织收看全国离退休干部网上专题报告会并开展心得交流;打造“创作+展示”互学平台,在《朔州老年》杂志和新媒体阵地展示老同志书画、剪纸等作品。
作用发挥平台持续拓展:出台《银发人才管理办法》,建立专业人才库。召开历史文化保护等专题座谈会,发挥银发人才在历史文化保护方面的积极作用。引导老同志积极参与社区网格管理,600余人担任调解员、督导员。围绕建市35周年开展“银龄向党绽芳华”系列主题活动,通过征文、书画展、健康展演等形式传递正能量。
市委老干部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品牌建设,引导离退休干部在高质量发展、基层治理、文化传承等领域发挥独特优势,让“塞上桑榆暖”品牌焕发更大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