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绷防汛责任弦 守护汛期安全线
文章字数:970
本报讯(记者 罗文平 张小菊 李子宣)进入主汛期以来,应县降雨量较往年明显增多,防汛形势严峻。面对挑战,南河种镇提前部署、快速响应,通过建强责任体系、强化监测预警、推进工程改造等多项举措,织密防汛安全网,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应县南河种镇杨街村,施工人员正在渠道进行扩容改造,通过新增管线、完善水系等措施,极大地提升防洪排涝能力。在施工现场,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对受损渠道进行扩容改造,新增的大口径排水管道已经铺设完成,即将进入河岸堤坝的加固阶段。该村党支部相关负责人说:“由于今年夏季雨量多,流经河道的水量大,三里河渠道部分河段被冲毁。险情发生后,镇、村两级干部迅速响应,第一时间组织力量,启动应急抢险与提升改造工程,由原先的一条排水管道改为三条大口径排水管道,同时加固河岸堤坝。为抢抓工期、尽快恢复,全村组织三个作业面同时施工,确保在10天内完工,恢复渠道功能,保障安全度汛。”
快速有效的应急处置,离不开完善的责任体系支撑。在南河种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创新构建“1+3+N”联防联控体系,由1个综合指挥中心统一调度,下设技术保障组、现场抢险组、后勤支援组,3支专业化队伍协同作战,同时联动辖区内各个村级应急单元形成防汛责任网络,构筑起防汛抗灾的铜墙铁壁。该镇四级调研员李加冕介绍说:“我们镇组建了防汛抗旱指挥部,明确24名指挥成员及36个成员单位职责,细化边山峪口、水库、河道等重点区域镇村负责人及联络员。各村均成立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防汛应急工作组,组建由基干民兵为主的应急抢险队,落实监测人员和信号发射员,形成‘镇、村、组’三级责任网络,重点排查大西河、三里河、狼峪沟等河道淤积、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全力筑牢防汛抗旱安全防线。”
水库是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蓄洪水的主要工程措施之一。小石口水库作为南河种镇境内的综合性水利工程,也是防汛的“重要关口”。进入汛期,水库实行24小时防汛值守制度,通过科技手段与人工巡查相结合,全力保障库坝安全。应县小石口水库管理员李存表示,日常严格做到每日巡视一次,降雨时加强巡查频次,重点对水库大坝、放水闸、泄洪洞等设施设备进行排查,确保各项设备正常运行。通过高清监控进行全方位监测,实时掌握水位、降雨量等数据,根据水位变化,7月7日开闸放水,截至目前,泄洪量达45万立方米,水库水位下降4米,确保水库安全运行。
在应县南河种镇杨街村,施工人员正在渠道进行扩容改造,通过新增管线、完善水系等措施,极大地提升防洪排涝能力。在施工现场,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对受损渠道进行扩容改造,新增的大口径排水管道已经铺设完成,即将进入河岸堤坝的加固阶段。该村党支部相关负责人说:“由于今年夏季雨量多,流经河道的水量大,三里河渠道部分河段被冲毁。险情发生后,镇、村两级干部迅速响应,第一时间组织力量,启动应急抢险与提升改造工程,由原先的一条排水管道改为三条大口径排水管道,同时加固河岸堤坝。为抢抓工期、尽快恢复,全村组织三个作业面同时施工,确保在10天内完工,恢复渠道功能,保障安全度汛。”
快速有效的应急处置,离不开完善的责任体系支撑。在南河种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创新构建“1+3+N”联防联控体系,由1个综合指挥中心统一调度,下设技术保障组、现场抢险组、后勤支援组,3支专业化队伍协同作战,同时联动辖区内各个村级应急单元形成防汛责任网络,构筑起防汛抗灾的铜墙铁壁。该镇四级调研员李加冕介绍说:“我们镇组建了防汛抗旱指挥部,明确24名指挥成员及36个成员单位职责,细化边山峪口、水库、河道等重点区域镇村负责人及联络员。各村均成立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防汛应急工作组,组建由基干民兵为主的应急抢险队,落实监测人员和信号发射员,形成‘镇、村、组’三级责任网络,重点排查大西河、三里河、狼峪沟等河道淤积、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全力筑牢防汛抗旱安全防线。”
水库是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蓄洪水的主要工程措施之一。小石口水库作为南河种镇境内的综合性水利工程,也是防汛的“重要关口”。进入汛期,水库实行24小时防汛值守制度,通过科技手段与人工巡查相结合,全力保障库坝安全。应县小石口水库管理员李存表示,日常严格做到每日巡视一次,降雨时加强巡查频次,重点对水库大坝、放水闸、泄洪洞等设施设备进行排查,确保各项设备正常运行。通过高清监控进行全方位监测,实时掌握水位、降雨量等数据,根据水位变化,7月7日开闸放水,截至目前,泄洪量达45万立方米,水库水位下降4米,确保水库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