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3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应县“五有”建设激活乡镇党建“红色引擎”
文章字数:898
  本报讯(记者 武跃林)应县紧盯基层治理关键环节,以“五有”建设为重要抓手,着力推动乡镇党建工作办公室规范化实体化运行,有效激活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红色引擎”。
  阵地建设是基础。全县12个乡镇有效整合办公资源,统一按照“有标识、有架构、有制度、有专人”标准,单独设立党建办办公场所。各办公室均悬挂统一标识牌,室内规范张贴工作制度与职责分工,并整合党建档案资料室、党员活动室等功能,打造“一站式”党建工作平台。
  队伍力量是关键。选配工作坚持“三选三不选”原则,将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熟悉党务的干部充实进党建办队伍。构建“1+3+3+3”组织体系,即配备主任1名,常务副主任、副主任、专职副主任各1名,专职工作人员3名和兼职工作人员3名。科学设置组织工作岗、党群工作岗、综合协调岗等9个岗位,明确岗位负责人及职责,形成“专人专岗、一岗多责”的工作格局,确保实体化运行“有章可循”。
  能力提升是保障。将党建办人员培训纳入县乡干部年度培训计划,聚焦“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邀请县直部门业务骨干授课。各乡镇落实兜底培训责任,定期组织专题培训,提升人员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和履职能力。同时推行“结对帮带”机制,由主任、副主任帮带工作人员,通过专题辅导、实地观摩、座谈交流、跟岗锻炼等方式强化专业能力。
  机制运转是核心。围绕自身建设,建立健全工作例会、调研指导、常态下沉、督查评估四项机制。通过定期例会学习业务、部署重点;建立联系点制度,工作人员常态化下沉一线,围绕软弱涣散村整顿、“空心村”治理等重点工作进行蹲点式、解剖式调研;定期开展日常检查、专项督查和年度评议,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确保基层党建任务落地落实。
  工作落实是支撑。该县财政专项列支86万元,保障各乡镇党建办日常运转及重点项目推进。强化考核激励,将党建办规范化建设情况纳入乡镇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对成效显著的乡镇在项目、资金上予以倾斜。注重在日常工作中考察识别党建办人员表现,并将其作为评优评先重要依据,营造“创先争优、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
  通过“五有”建设,有效提升了乡镇党建办的规范化运行水平和履职能力,为夯实农村基层党建基础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