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版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0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我市加快推进特色农旅多元融合发展
文章字数:974
  本报讯(记者 刘淑花)“下马峪乡以生态田园为底色,成功打造了‘晨摘葡萄品果香、午戏清流泛轻舟、暮宿古堡枕星眠’的深度旅游线路,形成了水陆联动、四季可游的全域旅游格局。”应县下马峪乡党委负责人介绍说,自7月22日该乡第三届乡村文化旅游节启动以来,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玩,单日最高接待游客量达1.3万人次,奏响了农旅融合引领乡村振兴的富民新乐章。
  近年来,我市通过支持人才创业、挖掘乡村资源、培育特色产业、提升服务质量等措施,不断构建产业集群,打造品牌矩阵,加快推进特色农旅多元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新的活力。
  支持人才返乡创业。我市大力鼓励、支持具有一定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大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退伍军人等根据自身和当地需求创业兴业,鼓励发展农村电商、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特色经济,创办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拓宽创业渠道,吸纳转移就业,实施农村带头人素质优化提升工程,培育造就乡土本地人才。
  激活乡村休闲旅游。全市以挖掘农耕文化、农业生态景观价值和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为重点,引导农业与旅游休闲、教育文化、科技信息和健康养生等产业深度融合,扶持建设了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文化特点的旅游村镇和休闲农庄,打造一批田园观光、采摘、垂钓等城郊休闲农业园区,引导公众参与农业科普和农事体验,打造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满足人们的休闲生活需求。
  提升农旅融合水平。以休闲农业重点县、美丽休闲乡村、休闲农业园区为主要抓手,积极发展休闲农牧园、农家乐、民俗体验游、村落风光游、农耕体验游等业态。在长城沿线的乡村和乡村旅游经营户发展彩色农业、康养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开展3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和“长城人家”创建,积极发展采摘园、观光园、体验园。在桑干河生态农牧经济带和长城1号公路周边区域打造桑干人家、古堡人家等多种形式农家乐,抓好乡村旅游产品设计、策划保障、特色打造等环节,开发“文创产品”“伴手礼”等旅游农产品。
  同时,不断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各级文旅部门广泛利用新媒体、社交网络的新力量,突出策划宣传“右玉精神”“朔州绿”“千古奇塔”“长城博览”等朔州地域特色旅游资源,着力打造特色旅游品牌,重点推介塞上长城国际旅游节、右玉西口风情生态文化旅游招商系列活动、朔州怀仁国际风筝节、平鲁门神节、右玉森林音乐会、冰雪嘉年华等精品旅游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