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晚报2版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0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神头镇“选育管用”全链条激发村级干部队伍新动能
文章字数:1611
  今年以来,神头镇立足乡村振兴发展需求,创新村干部选育管用工作措施,构建“精准选任、精心培育、精细管理、精当使用”全链条工作机制,不断推动提升村干部能力本领,为全镇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精准“选”才,广辟源头活水
  神头镇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标准,打破地域、身份、职业界限,多维度识别储备优秀人才。“一线赛马”识潜力。结合人居环境整治、重点项目征迁、矛盾纠纷调解等重点工作,有意识将青年党员、退伍军人、致富能手、返乡大学生等优秀人才纳入村级后备力量,通过安排其担任专项工作组组长、矛盾调解员、项目协调员等临时性关键岗位,在实战中考察其政治素质、担当精神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今年以来,已有多名在急难险重任务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分子被纳入村两委后备干部。“乡情感召”引归雁。神头镇全面摸排在外人员基本情况、回乡意愿,建立在外经商人员信息库,宣传家乡发展前景,利用节假日集中返乡时机以面谈或电话联系的方式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用亲情乡情感召在外创业成功人士、专业技术人才回村任职或担任发展顾问。目前全镇摸排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后备力量16人。
  精心“育”才,提升履职本领
  聚焦村级干部能力短板,建立立体化培育体系,加大参训调度、优选培训内容、强化实践技能,实现以学促干。“导师帮带”强实战。推行“老带新、强带弱”导师帮带制,选派经验丰富的离任村干部、优秀现任书记与新任干部、年轻后备力量结对,通过“跟班学习、现场指导、案例复盘”等实践教学,快速提升其群众工作、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能力。“靶向培训”补短板。围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基层治理现代化、涉农政策法规等主题,以“请进来+走出去”“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为村干部提能护航。神头镇采取远程视频会的形式邀请优秀党组织书记、网格员现身说法,讲解矛盾调处、应急处突、移风易俗等工作实践经验;组织村“两委”主干、到村工作大学生参加全区规范提升村级组织运转质效示范培训班两期,组织村党组织书记到沙塄河官井、下团堡乡马营堡等示范村实地观摩和学习,开阔视野,借鉴经验。
  精细“管”才,激励担当作为
  健全完善管理监督和激励保障机制,让村干部干有方向、干有奔头。“目标管理”明责任。落实“两定一考”目标责任机制,以定职责定薪酬绩效考评的方式,压紧压实村干部责任,村干部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氛围明显提升。在今年上半年全镇拟办31件民生实事清单中,责任到人,限时办结22件,解决了北邵庄村涉及280户人畜饮水问题、完成东榆林40U型灌溉渠700米等;剩余9件重点任务(如峪沟村人畜饮水工程、吴佑庄村翻修村道工程等),已全部纳入7月份重点督办清单,正在积极推进。“绩效考评”激活力。优化村干部绩效考核办法,实行“5:3:2”结构化考核权重分配(经济发展50%,治理效能30%,基础工作20%),设立集体经济增收阶梯奖励,提高发展集体经济、服务重大项目、化解信访积案等重点工作在考核中的权重。根据考核结果差异化发放绩效报酬,最高与最低差距达30%,有效解决了“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问题。“关心关爱”增动力。严格落实村干部和村“两委”成员基本报酬。建立困难村干部帮扶慰问机制,今年已慰问18人次。
  精当“用”才,释放队伍效能
  神头镇坚持人岗相适、人事相宜,让干部发挥最大价值。“因材定岗”促专长。根据村干部个人特长、经历经验,结合村庄发展定位和重点工作需要,科学设置岗位分工。例如,在产业基础较好的村,侧重安排懂经营、有市场意识的干部牵头负责集体经济项目;在治理任务较重的村,则安排善于调解、群众基础好的干部主抓平安建设。“轮岗培养”长才干。有计划地安排后备干部在便民服务中心、重点项目指挥部、信访接待窗口等岗位轮岗锻炼,提前熟悉工作、提升综合能力。累计安排27人参加轮岗,分类培养产业发展型9人、基层治理型11人、公共服务型10人。通过实施“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神头镇村级干部队伍结构明显优化,能力素质显著增强,干事创业活力有效激发。
  (李登朝弓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