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版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0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右玉:生态奇迹催生艺术富矿
文章字数:566
  本报讯(记者 丰慧 张一波 陈萍)盛夏的右玉,绿浪翻涌,葱郁林木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吸引着全国各地的画家、学生前来写生创作。这座曾被称为“不毛之地”的塞北小城,历经七十余载生态接力,不仅让黄沙退却、绿意蔓延,更以艺术为笔,将生态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走出了一条“绿色+艺术”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右玉是典型的黄土丘陵地貌,经过七十多年的绿化造林,如今植被茂密。生态变迁不仅改变了右玉风貌,更重塑了文化基因。每年夏天,右玉独特的生态优势都会吸引大批画家、学生齐聚这里,执笔描绘塞上绿洲的旖旎风光。
  右卫艺术粮仓美术馆馆长郭梦阳介绍:“最多的时候一个月接待超过2000多人次,像中央美院、中国美院等一些知名院校的师生们会经常过来写生。我们每年7-8月份都会举办一些写生活动,到现在已经连续举办了十二届右玉写生季、三届中国水彩艺术节和四届国际水彩艺术周。右卫艺术粮仓从2016年开仓到现在,累计接待量超过10万人次。”
  据了解,目前右卫艺术粮仓美术馆已经开发了40多个写生地,比如窑洞、长城古堡等具有右玉特色的写生点,之后美术馆还会在这个基础上开发更多的适合写生的地方。
  近年来,右玉县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纯朴的人文景观和丰富的文化遗迹,大力发展写生产业,不仅挖掘出了多个优质写生创作点,还创办了右卫艺术粮仓写生基地,艺术与生态的双向奔赴,让“右玉绿”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文化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