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全市应急管理工作取得的最新成效
文章字数:1450
本报讯(记者 赵福胜)8月21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市应急管理工作取得的最新成效及下一步工作措施,并回答记者提问。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强化综合监管和专项整治,一体压实党委政府、部门、企业末端责任,确保了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据统计,1至7月份,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亡人事故49起、死亡53人,同比事故起数减少10起、死亡人数减少11人,分别下降16.95%、17.17%,连续三个月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呈“双下降”态势。
今年下半年,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将重点从以下五方面努力为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保驾护航。一是全面压实安全责任体系。持续压实党政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属地管理责任、企业主体责任,督促各行业部门按照《三管三必须实施细则》,抓好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聚焦治本攻坚“十大行动”,细化年度具体举措,完善“一企一册”风险清单和安全防范措施,动态更新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底数,明确监管责任。发挥安委办职能作用,定期会商研判,及时全面准确掌握重点任务进度与质量,综合运用挂牌督办、重点关注等强力措施,精准督办、督促后进,推动三年行动重点任务落实。二是全面排查化解风险隐患。持续开展建筑保温材料、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畅通消防生命通道整治等重点工作,深化违规电气焊和违规施工、有限空间、预防高处坠落和外包施工专项整治,突出矿山、危化、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工贸、城镇燃气等重点领域,自建房、文旅、学校医院、养老院等重点场所,动火、检维修、有限空间作业等重点环节,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三是全面推广内部报告奖励制度。按照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工作要求,确保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工贸、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城镇燃气、民用爆炸物品、电力、民航等重点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全覆盖建立并实施。充分发挥各行业领域专家以及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机构专业优势,通过聘请专家、购买技术服务等方式,组织专业人员深入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开展专家帮扶活动,分层级组织班组、车间、厂级查找风险隐患,对查处的问题隐患要按照责任、资金、措施、时限和应急预案“五落实”要求限期整改并督促落实,切实提升企业排查整改隐患能力。四是做好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问题整改。聚焦重大事故隐患排查质效下降、安全监管力度弱化、缺乏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意愿和能力水平三方面问题,逐项梳理今年以来任务落实情况,进一步明确任务分工和具体措施,举一反三抓好治本攻坚年度工作任务落实。五是全面抓好应急各项工作。细致排查隐患,组织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回头看”,发现隐患立行立改。精准监测预警,充分发挥山洪、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作用,抓好临灾“叫应”机制落实,确保预警信息直达基层、到户到人。盯牢关键部位,紧盯水库、桥涵隧道、下沉式地道桥等重点,落实落细灾害防范措施。强化应急准备,备足备齐应急物资,定期维护保养装备设备,要求应急抢险救援队伍靠前驻防、集中备勤,时刻保持临战状态。强化值班值守,督促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履职尽责,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在岗带班、24小时值班、信息报送等制度,遇有突发情况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处置,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新闻发布会上,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分别就我市在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降低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和汛期以来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以及防震减灾方面的具体工作措施回答了记者提问。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强化综合监管和专项整治,一体压实党委政府、部门、企业末端责任,确保了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据统计,1至7月份,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亡人事故49起、死亡53人,同比事故起数减少10起、死亡人数减少11人,分别下降16.95%、17.17%,连续三个月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呈“双下降”态势。
今年下半年,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将重点从以下五方面努力为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保驾护航。一是全面压实安全责任体系。持续压实党政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属地管理责任、企业主体责任,督促各行业部门按照《三管三必须实施细则》,抓好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聚焦治本攻坚“十大行动”,细化年度具体举措,完善“一企一册”风险清单和安全防范措施,动态更新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底数,明确监管责任。发挥安委办职能作用,定期会商研判,及时全面准确掌握重点任务进度与质量,综合运用挂牌督办、重点关注等强力措施,精准督办、督促后进,推动三年行动重点任务落实。二是全面排查化解风险隐患。持续开展建筑保温材料、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畅通消防生命通道整治等重点工作,深化违规电气焊和违规施工、有限空间、预防高处坠落和外包施工专项整治,突出矿山、危化、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工贸、城镇燃气等重点领域,自建房、文旅、学校医院、养老院等重点场所,动火、检维修、有限空间作业等重点环节,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三是全面推广内部报告奖励制度。按照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工作要求,确保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工贸、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城镇燃气、民用爆炸物品、电力、民航等重点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全覆盖建立并实施。充分发挥各行业领域专家以及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机构专业优势,通过聘请专家、购买技术服务等方式,组织专业人员深入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开展专家帮扶活动,分层级组织班组、车间、厂级查找风险隐患,对查处的问题隐患要按照责任、资金、措施、时限和应急预案“五落实”要求限期整改并督促落实,切实提升企业排查整改隐患能力。四是做好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问题整改。聚焦重大事故隐患排查质效下降、安全监管力度弱化、缺乏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意愿和能力水平三方面问题,逐项梳理今年以来任务落实情况,进一步明确任务分工和具体措施,举一反三抓好治本攻坚年度工作任务落实。五是全面抓好应急各项工作。细致排查隐患,组织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回头看”,发现隐患立行立改。精准监测预警,充分发挥山洪、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作用,抓好临灾“叫应”机制落实,确保预警信息直达基层、到户到人。盯牢关键部位,紧盯水库、桥涵隧道、下沉式地道桥等重点,落实落细灾害防范措施。强化应急准备,备足备齐应急物资,定期维护保养装备设备,要求应急抢险救援队伍靠前驻防、集中备勤,时刻保持临战状态。强化值班值守,督促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履职尽责,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在岗带班、24小时值班、信息报送等制度,遇有突发情况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处置,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新闻发布会上,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分别就我市在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降低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和汛期以来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以及防震减灾方面的具体工作措施回答了记者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