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创新领航储能产业
文章字数:987
本报讯(记者 罗文平 张小菊陈萍)在“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建设浪潮中,山西国润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深耕技术、制造与产品应用三大创新领域,研发的全钒液流电池系统,正将每一度绿电转化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澎湃动力,为区域能源安全注入“储能智慧”。
国家电投山西清洁能源应县储能项目采用的是山西国润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全钒液流电池系统,具有长时储能、安全性高、寿命长达20年等核心优势,能有效提升电网调峰调频能力,保障区域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该公司首席技术专家孟青介绍:“单个模块已经是420千瓦,较朔州市零碳机场,整个单体容量、功率都增大了两倍,但是占地面积还不足原来的三分之一。”
据了解,这个电站是由孟青所在团队牵头设计参与建设,山西省首个全钒液流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搭配的混合独立共享储能电站。最终建成的总体规模是100兆瓦200兆瓦时,按照一天一充一放的频率,每放一次电,能够为整个城市提供20万度的绿色电力。项目投产后可以将周边三个光伏项目的电量集中储存,在用电高峰时段精准释放,有效解决了风光发电“靠天吃饭”的波动性难题,成为区域电网的“稳定器”与“充电宝”。
单体模块功率不断增加,占地面积却在减小,全钒液流电池系统更新迭代的背后是孟青团队五年多的深耕细作。2020年山西国润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开启“从实验室到车间”的技术转化之路。从结构设计到电堆设计,到电化学,到控制系统,针对不同领域建立了不同的研发团队。经过团队研发,实现将核心产品全氟磺酸离子膜实现自主掌控,替代进口,针对核心材料建立了自己的检测标准。
如今,企业已掌握从系统研发、电堆制造到离子膜生产的全套核心技术,实现多项关键突破。为了让全钒液流电池的使用场景更广泛,该公司还自主研发高性能检测平台,用更严苛的标准让产品能在不同区域可靠运行。孟青说:“我们的检测平台由国润储能研发团队电气工作组完全自主研发和设计。我们把它的标准提高于国标标准,然后进行测试。”
技术前进一小步,产业发展一大步。依托朔州丰富的风光资源禀赋和政策扶持,国润储能项目吸引了清华大学、中科院等一大批高端研发人才,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200余项,形成了“技术研发-装备制造-工程实施-运维服务”的完整产业链,储能解决方案已应用于徐州铁矿、朔州滋润机场等多个示范项目,荣获“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称号,并被认定为山西省新型储能产业链“链核”企业。
国家电投山西清洁能源应县储能项目采用的是山西国润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全钒液流电池系统,具有长时储能、安全性高、寿命长达20年等核心优势,能有效提升电网调峰调频能力,保障区域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该公司首席技术专家孟青介绍:“单个模块已经是420千瓦,较朔州市零碳机场,整个单体容量、功率都增大了两倍,但是占地面积还不足原来的三分之一。”
据了解,这个电站是由孟青所在团队牵头设计参与建设,山西省首个全钒液流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搭配的混合独立共享储能电站。最终建成的总体规模是100兆瓦200兆瓦时,按照一天一充一放的频率,每放一次电,能够为整个城市提供20万度的绿色电力。项目投产后可以将周边三个光伏项目的电量集中储存,在用电高峰时段精准释放,有效解决了风光发电“靠天吃饭”的波动性难题,成为区域电网的“稳定器”与“充电宝”。
单体模块功率不断增加,占地面积却在减小,全钒液流电池系统更新迭代的背后是孟青团队五年多的深耕细作。2020年山西国润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开启“从实验室到车间”的技术转化之路。从结构设计到电堆设计,到电化学,到控制系统,针对不同领域建立了不同的研发团队。经过团队研发,实现将核心产品全氟磺酸离子膜实现自主掌控,替代进口,针对核心材料建立了自己的检测标准。
如今,企业已掌握从系统研发、电堆制造到离子膜生产的全套核心技术,实现多项关键突破。为了让全钒液流电池的使用场景更广泛,该公司还自主研发高性能检测平台,用更严苛的标准让产品能在不同区域可靠运行。孟青说:“我们的检测平台由国润储能研发团队电气工作组完全自主研发和设计。我们把它的标准提高于国标标准,然后进行测试。”
技术前进一小步,产业发展一大步。依托朔州丰富的风光资源禀赋和政策扶持,国润储能项目吸引了清华大学、中科院等一大批高端研发人才,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200余项,形成了“技术研发-装备制造-工程实施-运维服务”的完整产业链,储能解决方案已应用于徐州铁矿、朔州滋润机场等多个示范项目,荣获“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称号,并被认定为山西省新型储能产业链“链核”企业。